他们趁着大明休养生息之际,频繁南下骚扰,劫掠边境百姓。
边关告急的奏折,雪片般飞到朱雄英的案头。
朝中大臣们纷纷请求皇帝出兵,剿灭蒙古部落。
朱雄英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陷入了沉思。
母后的遗愿,让他不愿再掀起战火。
但蒙古部落的侵略,又让他无法坐视不理。
他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陛下,蒙古部落屡犯边境,其罪当诛!
臣请陛下御驾亲征,彻底剿灭这些蛮夷!”
一位武将慷慨激昂地说道。
“臣附议!
蒙古部落狼子野心,不除掉他们,边境永无宁日!”
另一位武将也附和道。
文官们则相对谨慎。
“陛下,出兵征讨,耗费巨大,而且胜负难料。
不如我们加强,以守为攻。”
“是啊,陛下,如今国库空虚,不宜再动刀兵。”
朝堂上,文武百官争论不休,各执一词。
朱雄英坐在龙椅上,听着他们的争论,眉头紧锁。
他内心深处,有两个声音在不断交锋。
一个是母亲的遗愿,让他停止杀戮,善待天下;另一个是帝王的责任,让他守护大明江山,保护百姓安危。
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他难以抉择。
就在这时,一个尖细的声音从殿外传来:“皇上,蓝玉将军求见!”
蓝玉,是大明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弟,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是朱雄英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
“宣!”
朱雄英沉声说道。
蓝玉大步走入大殿,单膝跪地,行礼道:“臣蓝玉,参见陛下!”
“蓝将军,你有何事?”
朱雄英问道。
“陛下,臣听闻蒙古部落屡犯边境,臣愿率领大军,前去剿灭!”
蓝玉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
朱雄英看着蓝玉,心中一动。
或许,这正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可以派蓝玉出征,既可以震慑蒙古部落,保护边境百姓,又可以避免自己亲自出征,违背母后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