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为奴十二年经典台词 > 第460章 季叔(第1页)

第460章 季叔(第1页)

晋昭王是十分出色的君王,亦一样是十分出色的兄长。

这阶级分明的话使阿磐感慨,却也唏嘘。

平魏安北二侯作为最亲近的人,晋国姬氏仅余下的至亲血脉,他们都忠心耿耿,没有背弃过自己的兄长,更不曾背弃过自己的君王。

忠君实在是一桩说起来简单,实则是这世间最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不管是先前的周子胥,还是后来的司马敦,稍有差池,对君王都是灭顶之灾。

因而何须还怪罪安北侯呢,也何必去埋怨定国公呢。

怪他便是怪他的死忠,这死忠世间难求,因而不怪。

阿磐不知道谢砚小小的脑袋里,到底是不是能听明白如此复杂的话,晋国小小的太子笑嘻嘻地总结,“那阿砚是小君,叔父是大臣。”

怀王五年第一次来晋阳的时候,费尽了千辛万苦总算把谢砚找回来,从那之后,从军中紧急调回的谢氏兄弟便总逗弄这个孩子。

还记得有一回就在晋阳那座暗桩的宅子里,他们也是在五月讨论起了谢砚将来的师父们,说谢允要做大公子的文师父,谢韶要做大公子的武师父。

那时候,晋阳还是赵氏的,赵氏也有公子六七人,家族兴旺,似百足之虫,难以撼动。

都知道魏王父心有大志,要三家归一,继而包举宇内,囊括天下,可那时候在魏国还并不曾名正言顺呢。

谁又能想到谢玄这么快就推翻魏氏,匡复晋国,谢砚也这么快就成了太子呢。

而平魏安北二侯也都各自要成家立业,要一南一北去各自的封地了。

兜兜转转的,虽才过去了一年,竟已经,恍然竟似已过去了许多年。

赶车的人笑着摇头,“‘小君’是太子殿下的母亲,叔父是太子与‘小君’的‘大臣’。”

是,国有大君,大君为王。

又有小君,小君为后。

小君小君,亦是君臣之君。

阿磐心中恍然一动,忽而想起大婚前夜谢玄的话,“谢砚的人,都会是你的人。”

他还说,“孤会为你们母子铺好路。”

她如今才第一次感受到这句话的魅力,好似一句看不见摸不着的话,忽然就实实在在地落了地。

她是晋太子的生母,晋国的国母,她身后再不是孤身一人,小太子的“大臣”,终将都成为晋王后所能仰仗的绝对力量。

日光透过鲛纱帐洒进车舆,那鲛纱帐在日光里泛着粼粼银光,也把这粼粼银光也都洒至她的脸颊与华袍,身上暖洋洋的,心里也跟着温热踏实了起来。

难怪谢玄并不避嫌,也要把兄弟二人中最不服管教的安北侯放在她们母子身边,不管是守大明台也好,还是涂椒房,抓雉鸡,为她和赵媪收拾烂摊子也罢,一日日一夜夜地磨着安北侯的心性。

他把谢韶放在她们身边,就是要破除谢韶心中对“妺喜”的偏见。当年魏王父能打破细作卫姝的偏见,他相信谢韶在晋阳风云急遽变幻的时候,也一样能迅速打破对阿磐的偏见。

他相信她的坚韧,大义,宽厚,良善,能收服安北侯那头桀骜不驯的狼。

谢韶在太行时还要杀,在大明台虽监守,却已不杀了,而今在大明台不仅不杀,还有了质的转变与飞跃,

从杀,到不杀,到忠于小君与太子。

谢玄在不动声色的时候,为她们母子扎根晋国,竟做了那么多。

他这个人,怎么就什么都不说,比起能说会道的中山君来,也不知道到底要吃多少亏呢。

谢砚还问,“叔父,以后会一直保护父王,一直保护阿砚吗?”

阿磐不知道谢砚小小的脑袋里是怎样问出这样的问题的,也许是赵媪暗暗教他的,也许不是赵媪,是旁人教的,毕竟商周以来八百九十多年,王叔篡位的事实在不算少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