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
克殷三年后(约公元前1043年),
周武王驾崩,安葬于周陵。
帝辛帝辛(?—前1046年?),
子姓,名受(一作受德),
商朝末代君主,
世称纣(一说为“受”之音转)、商纣王等。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
在位时间推定为三十年
(前1075年—前1046年)。
帝辛是帝乙少子,
继位后,
在内大兴土木、加重赋敛、
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
推行严刑峻法,
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
牧野之战,
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
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
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
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
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
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
牝鸡司晨等。
姜太公
(?-前1015年或前1036年),
姜姓,吕氏,
名尚或望,字子牙(或单呼“牙”),
后世称姜子牙、齐太公、
师尚父、太公望、
吕望、吕尚、姜尚等。
西周开国元勋。
姜太公博闻多智,刻苦力学,
通晓天文地理,
深谙治国安邦之道。
因生当纣王之时,才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