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榆不动如山地坐着,甚至还有闲心品茶。
不经意间转眸,被钱通判一把年纪还泪眼汪汪的样子恶心得不轻,手一抖,茶水溅到手背上。
韩榆默了默,取来帕子擦手,不疾不徐道:“无妨,钱
大人该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月俸五两不行,就十两、二十两三十两,他们总会答应的。”
世上能有多少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读书人,能糊弄来一个是一个。
“钱大人莫哭,本官相信你一定可以的。”韩榆勾唇,露出一口森然的白牙,“说来也是多亏了你们,官府才会有足够多的银子,几个教书先生的月俸而已,连挥霍都算不上。”
自从交出所有贿赂,早饭只能喝粥啃实心馒头的钱通判:“”
韩榆敛眸,笑眯眯地说:“可是觉得本官很贴心?罢了,本官允许你感动,但还是别哭了,实在有碍观瞻。”
钱通判:“”
十月初一,云远府各地的秀才陆续抵达府城,住进府学的学舍中。
秀才只二十余人,教授教谕也没几位。
但韩榆坚信,这只是个开始,明年或者后年,府学就能像其他地方的府学那般,充满朗朗读书声。
同一天,官塾开始对外全面招生。
官塾隶属官府,一切开销由官府负责。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送自家孩子到官塾读书,知府大人大手一挥,声称但凡来官塾读书,第一年的束脩全免,还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书籍。
有这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本着对知府大人的崇敬与信任,十月初一这天有不少人前来报名。
先让自家娃娃读一年书,明年看效果如何,要是娃娃读
书上进,就继续供他读书。
反正知府大人说了,官塾一年的束脩也没几个钱,还给学生提供一顿午饭,是他们占了大便宜。
“臭小子,你给老娘听仔细喽,等去了官塾,一定要好好读书,别惹先生生气,要是被老娘发现你调皮捣蛋,把你屁股都打肿喽!”
才五岁大的男童做了个鬼脸:“略略略,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
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一撸袖子,操起墙角的扫帚,对准熊孩子的屁股拍上去。
一阵鸡飞狗跳,明明没被打到,男童还是嗷嗷哭着,只打雷不下雨,在街边上蹿下跳地躲避老母亲爱的教育。
街对面,几位教书先生刚从隔壁府来到云远府,打算先考察一下这里是否如钱通判所说的那样风调雨顺,人杰地灵,才下马车就看到这一幕。
所有人:“”
果然,人、杰、地、灵!
这时,有一群年轻人从教书先生面前快速跑过,掀起的风吹乱了他们精心打理的长须。
“快走快走,去迟了就不能站到最前面,近距离看到知府大人了。”
“听说书斋里什么书都用,是知府大人专门为读书人从各地搜罗来的,不需要一文钱就能免费借阅,等会儿我就要借一本回去!”
“知府大人可真是太好了,又是官塾又是府学,现在还有个书斋,读书科举都不必发愁了。”
“表兄所言极是,我打算先在官塾读个一两年,到时候参加县
试,再拼一把就能入府学。听闻知府大人已经好几次去府学为那些个秀才讲课了,我得加把劲儿,争取在知府大人在任期间进入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