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太后千千岁(清穿)蒹葭是草 > 8090(第38页)

8090(第38页)

算起来这还是明玉第一次求到自己面前,不过给皇上递个奏折,于公于私她都没有不帮忙的道理。

于是皇后收下奏折,找机会呈给了皇上。

皇后呈奏折上来不奇怪,之前也有过,可奇怪的是,这封奏折并不是来自科尔沁,而是出自明玉之手。

用过晚膳,皇太极破天荒没走,留在清宁宫喝茶,与皇后闲聊:“明玉的奏折怎么递到你这里来了?”

朝廷递奏折有既定流程,就算明玉不知道,多尔衮也不可能不知道。

皇后时常给科尔沁部递折子,也没想那么多:“可能是觉得由我来递更快些。”

奏折皇太极细细看过,落款时间是过年之前,明玉要是这么着急,为什么不早点来求皇后,非要等到现在。

事出反常必有妖,皇太极让人去内秘书院暗查,还真查到了一份一模一样的奏折,连落款日期都没变。

皇太极有点生气,叫来内秘书院掌院大学士和内三院掌院范文程过来问话。

之前两人接到这份奏折,先是惊讶,惊讶于明玉一个妇道人家居然敢给皇上写奏折,而后是震惊,震惊于奏折里明玉的野心和手腕。

她是怎么说服凤林大君帮忙的?

用一成分红,租下整个皮岛,跟空手套白狼有什么区别?

多尔衮脱离掌控,庄嫔被幽禁汗王宫,蒙古喇嘛身份差点暴露,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拜明玉所赐。

把他这盘棋搅和得七零八落,却想另换棋盘下自己的,哪有这样的好事。

直觉告诉范文程,明玉这个女人是祸害,便是有多尔衮的保护除不掉,也绝不能让她继续做大做强。

于是私下授意内秘书院将明玉的奏折挂起。

反正年底奏折多,军情也多,排队很正常。

同时造谣传谣,试图瓦解多尔衮对明玉的信任,让他们先内讧,然后借多尔衮的手除掉凤林大君。

等凤林大君一死,多尔衮肯定会受到牵连,豪格便能趁势崛起,与多尔衮分庭抗礼,争夺储君之位。

明玉的互市也开不成了。

总之,清廷越乱,对南边的压力就越小。

可范文程万万没想到,多尔衮这个大醋缸居然对铺天盖地的流言无感。正在他焦头烂额准备设计捉奸的时候,明玉居然另辟蹊径,在后背捅了他一刀。

范文程气到心慌,面上却不显,他果断承认了自己的失察之过,并当着皇太极的面训斥自己的下属:“睿亲王为朝廷出生入死,德高望重,睿盛夫人上个奏折,你居然敢让她排队等着!这下好了,人家绕开秘书院直接找上皇后,让皇后娘娘替你把活给干了!凡事都让主子们亲力亲为,要咱们这些奴才还有什么用!”

暗指多尔衮功高震主,明玉以权压人走后门,扰乱朝堂秩序。

内秘书院掌院立刻跪下认罪,半句也不为自己辩解,自请罚俸一年。

范文程也跟着跪下,请皇太极责罚。

年底事多,奏折也多,排队是常事,皇太极当然不会重罚两人。

申斥之后,只罚了掌院半年俸禄,罚了范文程三个月俸禄了事。

皇太极挥挥手让掌院退下,将范文程留下说话,问他对互市有何看法。

范文程年轻的时候主动归降先汗,因为是汉人的关系并没有得到重用,直到皇太极当上大汗,他才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鞍前马后追随多年,范文程了解皇太极。

那是一个英明果敢的人,心中认定的事很少与人商议,会直接吩咐下去。

他问你意见,多半是他不愿意,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方便自己宣之于口的,想借别人的嘴说出来。

范文程心领?????神会:“开互市是把双刃剑,既能补己,又可资敌,还请皇上三思。”

范文程这话正好说中了皇太极的心事。

开互市,想法是好的,可如今战乱不断,各国实力变化此消彼长,并不适合。

是夜,皇太极照常歇在关雎宫,海兰珠见皇太极从进来便绷着一张脸,瞧见八阿哥也只是勉强笑笑,于是屏退屋里服侍的,温声问皇太极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前朝的事,皇太极很少会在后宫说,可海兰珠和明玉十分要好,皇太极便把明玉上奏折要开互市的事跟海兰珠说了。

想让海兰珠给明玉提前递个话,让她有个心理准备,免得奏折被驳回时心里不痛快,影响到多尔衮。

如果不是顾及到多尔衮开春要带兵入关,正是操练的紧要关头,皇太极可能在看完明玉奏折的时候就直接驳回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