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秋的黄昏,赵飞燕突然神色凝重地跑到正在准备晚饭的凌云面前:“将军!不对劲!我听到西北方向有马蹄声,很多,很乱!”
凌云心中一凛。赵飞燕的听力她是绝对信任的。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对张岚道:“张岚,快!拿出地图!林小婉,吹号集合!”
尖锐的号角声在鹰嘴崖上空响起,打破了黄昏的宁静。正在地里劳作、在家中休息的女兵们,无论伤残与否,都第一时间拿起了放在身边的武器——那些用木头削成的长枪、砍刀,迅速在空地上集合。
张岚铺开地图,凌云指着西北方向的一个山口:“这里是黑风口,地势险要,是北狄南下的必经之路。飞燕听到的马蹄声,很可能就是从那里传来的!”
“将军,北狄不是已经元气大伤,好几年没动静了吗?”林小婉有些不解。
“狗改不了吃屎!”失去一条胳膊的李梅啐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们肯定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想来占便宜了!”
凌云沉声道:“不管他们是试探还是真的大举进攻,我们都必须做好准备!张岚,你立刻带着小石头,从后山小路下山,去通知驻守在山脚下青石关的周将军,告诉他鹰嘴崖方向发现大规模敌军动向,请求增援!”
“是!”张岚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旁边吓得瑟瑟发抖的小石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怕,跟我走,我们去搬救兵!”
小石头虽然害怕,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害怕的时候,他用力点了点头:“将军,各位姐姐,你们一定要小心!”他跟着张岚,消失在暮色沉沉的山林中。
凌云转向剩下的三十五名女兵,包括林小婉、赵飞燕、李梅,还有拄着拐杖的张岚离开后暂时由她指挥的另一位老兵。她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每一个人。
“姐妹们,还记得我们为什么留在这里吗?”凌云高声问道。
“为了守护!”女兵们齐声回答,声音虽然不如当年洪亮,却充满了决绝。
“还记得凤羽营的誓言吗?”
“凤羽涅盘,浴火重生!生为大夏人,死为大夏魂!”
“好!”凌云猛地举起手中那柄早已修复好、但依旧能看到裂痕的长枪,“北狄蛮夷,欺我大夏久矣!今日,他们又卷土重来!鹰嘴崖,是我们凤羽营的阵地,是我们用鲜血染红的土地!我们身后,是大夏的万千子民!我们退无可退!”
“不退!不退!不退!”三十五名女兵,高举手中的“武器”,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她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高大。
“林小婉,你带领五名姐妹,守住东侧的山道,那里地势陡峭,用滚石和弓箭(她们自制的木箭)阻击敌人!”
“赵飞燕,你听觉好,带领三人,守住西侧的隘口,一旦发现敌军,立刻示警!”
“李梅,你带领剩下的姐妹,随我上主峰,死守鹰嘴崖!”
“是!”女兵们轰然应诺,迅速行动起来。
凌云最后看了一眼躲在营房角落里、紧紧抱着小花瑟瑟发抖的小石头留下的那个布娃娃,眼神变得无比温柔,但随即又被更加坚定的决心所取代。她转身,拄着木杖的女兵互相搀扶着,向着鹰嘴崖主峰攀登而去。
夜幕降临,山风呼啸,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血战而呜咽。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黑风口方向便燃起了熊熊的火把,如同一条巨大的火龙,蜿蜒着向鹰嘴崖扑来。马蹄声、呐喊声、兵器的碰撞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来了!”赵飞燕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却异常清晰地传到了主峰。
凌云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她站在鹰嘴崖最险要的位置,身后是三十名凤羽营的残兵,身前是万丈悬崖。她们的脚下,就是当年她们浴血奋战过的地方。
“放箭!”随着凌云一声令下,女兵们将手中的木箭射出。虽然准头不高,威力也有限,但在夜色中,却也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北狄骑兵显然没想到鹰嘴崖上竟然还有守军,而且如此顽强。他们在最初的混乱之后,开始组织进攻。无数的弓箭如同雨点般射向鹰嘴崖,火把将崖顶照得如同白昼。
一名年轻的女兵,刚刚入伍不久便经历了鹰嘴崖保卫战,侥幸活了下来的王二丫,为了掩护身边的战友,被一支利箭射中了胸膛。她难以置信地低下头,看着胸前露出的箭簇,鲜血汩汩流出。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倒在了地上,眼睛望着天空,带着一丝不甘和遗憾。
“二丫!”旁边的战友发出一声悲呼,想要冲过去,却被凌云死死按住。
“别冲动!这是战场!”凌云的声音冰冷,眼中却含着泪水。每一个姐妹的牺牲,都像一把刀子,在她心上剜过。
战斗异常惨烈。凤羽营的女兵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顽强的意志,用滚石、擂木、自制的炸药(一些从当年战场遗留下来的火药,被她们小心地收集起来)一次次打退了北狄的进攻。
林小婉带领的小队在东侧山道,利用有利地形,给敌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她们人数太少,很快就陷入了重围。林小婉用单手挥舞着一把砍刀,与敌人厮杀在一起。她的衣服被划破,身上添了好几道伤口,但她依旧咬牙坚持着。直到看到身边的姐妹一个个倒下,她知道,她们守不住了。
她毅然点燃了最后一捆炸药,拉着一名已经失去战斗力的姐妹,从山道旁的一条小路,滚下了山坡,侥幸逃脱,但也摔得遍体鳞伤。
西侧的赵飞燕,在发出最后一声示警后,便失去了消息。凌云不知道她是生是死,但她知道,赵飞燕一定战斗到了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