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都安被夸的老脸一红,看向那冰天雪地里伫立的军士,果见一名名士卒眼神狂热,凡他目光扫过处,士卒们纷纷竭力挺起胸脯。
一举一动,千军瞩目。
这曾是“军神”
薛神策以数十年军旅生涯积累来的荣耀。
赵都安却只用了几个月便也获得了。
“薛枢密说笑了,你我众人皆为陛下,为朝廷,为黎民尽心竭力,若无诸位在东线死死拖住建成军,我也做不成事。”
赵都安虚心道。
漕运总督宁则臣哈哈一笑:
“都督什么时候也学起酸腐文人谦逊那套了?在场的都是老熟人,不必说那些,我宁某人就一句:只凭你做下的这些事,我只有服气二字!”
接着,其余老熟人、半生不熟的将领、文臣也都纷纷开口,表达敬佩。
在朝堂见惯了虚情假意,蓦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真诚,赵都安没来由心头一暖,笑骂道:
“宁总督,就你会说话,这般捧我,真不是因为我帮你夫人女儿送来年货的缘故?”
宁则臣穿着官袍,但脖颈上却围着一条针脚密集的“围巾”
,正是宁夫人亲手缝制,前不久从京城送过来的。
众人当即哄笑起来,宁总督闹了个大红脸。
简短寒暄。
薛神策当即要迎赵都安进城。
这时,火器营主管陈贵惊讶地看向那板车上的一具漆黑棺椁:
“这是……”
赵都安瞥了一眼,语气随意道:
“哦,这是我为自己准备的棺材。
既已立下军令状,便当传教三军知晓,这口棺材若装不了靖王的尸首,便来装我。”
抬棺而战!
闻言,在场所有人神色一凝,只觉气血激荡。
好似这寒冬里等待几个时辰的冷,都被一股热血驱散!
……
……
少顷,赵都安抬棺进城的消息,于湖亭三军大营中扩散。
而赵都安一行,则被领入了作为“临时指挥部”
的一栋城中官署。
大院外头满是站岗的士卒,一群人浩浩荡荡入内,在“会议厅”
内落座,有下人早摆好火盆,奉上热茶。
众人重聚,难免一番热络寒暄、叙旧。
赵都安给他们讲述自己在前线,于京城和谈的一些细节。
众人则说起与靖王对抗的经过。
良久。
赵都安放下杯盏,进入正题,他环视屋内桌旁端坐的一张张脸孔,正色道:
“好了,说正事吧,此番我从镜川邑来湖亭,目的你们都已知晓了吧?”
面色白皙,蓄着短须的“军神”
点头“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