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照她看来,徐白两家本来就已经亲上加亲,实在没必要再让孙女嫁入白家,奈不住到底是隔了层肚皮。
这些话只能放在心里,一旦说出口劝了,那娘俩没准还以为她这个当奶的都一点儿也不关心孙女终身大事。
这要是亲孙女,她早就开口骂了。翻过年就是十九岁的大姑娘了,还寻思个啥呢,就上两年学还尽往高处挑。
“大嫂这人和我二嫂不一样。她没想找儿媳妇家里条件要咋样儿,只要勤快本分,儿子中意,她就不管了。”
听听。
又是大嫂,又是我二嫂的。
儿媳妇这是寻思过来了呢,老二家的可不就是连闺女耽误了都不说,连长子婚事都迟迟没个着落。
“其实我琢磨着孩子二姑介绍的那户人家就很不错,虽说青山屯也是在山脚下,可比咱白子沟要好多了。
那孩子个子高,人长得也精神。二丫要是嫁过去,有她二姑在边上护着,日子过得不会比咱长青差得了多少。”
徐老太立马皱眉,“你二嫂跟你说了啥?”
“没。”
“快说!”
“想我帮忙做媒。”
“糊涂!”
第369章肯定不是胎梦
是够糊涂的,让她娘帮忙做媒,还不如明说要在白子沟找姑爷好了,徐长青摇头而笑悄然退出了西外间。
印象中她二大娘就曾经有打过刚子哥的主意,只不过那时不是为大闺女,是为小的,为此还找她分析来了。
说是什么要是成了,刚子哥就又是她表哥又是她妹夫,吓得她当时听了差点要刚子哥连夜出门躲一躲。
说来也是可怜一片慈母心。整天瞎搞,搞到最后连原本已经最亲的仨闺女都吓得一个个不怎么爱回娘家。
其实这会儿她娘的想法倒是对的,她二姑给侄女介绍的那户人家就是于大顺家,说的就是于大顺的老儿子。
这年月能将猪养在山上,还养得头头超过三百斤,可不光靠胆量,稍有在青山屯得罪人就一家子都落不到好。
干这活就绝对是踩在悬崖边上,偏偏人家还就敢干了,还干得一帆风顺,该出手就出手,要说没点本事,谁信。
不说将来,就凭他家如今的底子这日子就差不了。可惜,缘分天注定,她二大娘是不会让闺女嫁进青山屯。
主要还是那个屯子名声太坏了。每年公社下面几个生产队评什么,青山屯永远都是倒数第一的落后大队。
再一个她二大娘自己嫁入山沟沟,甭管这日子过得好坏,压着教闺女学刺绣起就压根没想闺女再嫁山沟沟。
当然,她也没想去推谁一把或是干个啥,谁都没权力以预知为先去推动他人命运,那不是为善,那是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