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唐开局气哭了李二 > 第50章 大隐患治理四策(第1页)

第50章 大隐患治理四策(第1页)

通济渠浑浊的河水,在船队巨大的龙骨下翻滚涌动。

如同一条饱含泥沙的黄色巨蟒,承载着这支满载财富的帝国船队,缓缓北上。

李世民、房玄龄、李靖等人,顺着魏叔玉手指的方向,盯着那浑浊泛黄的河水看了半晌,依旧看不出所以然。

浑浊?

运河之水浑浊不是很正常吗?

风吹浪打,船行搅动,哪有不浑的?百年之后成为地下运河,这说法未免太过惊悚骇人。

“玉儿…”李世民皱着眉头,语气带着帝王特有的审视。

“危言耸听,可不是为臣之道。这运河乃前隋倾国之力开凿,贯通南北,漕运命脉所系。

你说百年淤塞,有何凭据?莫不是嫌朕回长安,扰了你的江南逍遥?”

魏征也沉声道:“叔玉,此等关乎国本之事,不可妄言。若有真知灼见,当详陈利害。”

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魏叔玉脸上惯常的惫懒笑容收敛了几分,眼神变得锐利而认真。

他走到船舷边,奴仆用绳索吊起一桶水。魏叔玉从桶里掬起一捧浑浊的河水,任其从指缝间淅淅沥沥地流下,只留下掌心一层细密的黄沙。

“父皇,诸位叔伯请看。”

他摊开手掌,那层薄薄的黄沙在阳光下清晰可见,“这泥沙从何而来?黄河!”

“通济渠引黄河之水以济漕运。黄河之水,一碗水、半碗沙,此乃世人皆知。

父皇可曾想过,自前隋炀帝开凿此渠至今,已有近四十年?

四十年间,多少泥沙随黄河之水滚滚而下,沉淀在这通济渠底?”

魏叔玉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力,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渠底淤泥,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只会越来越高!

渠床抬高,则水深变浅。水深变浅,则大船难行,漕运必受阻!

为了维持航运,唯有不断疏浚,耗费民力财力无数。

然疏浚之速,岂能赶得上泥沙沉积之速?此乃饮鸩止渴!”

魏叔玉顿了顿,指着两岸略显低矮的堤坝:

“再看这堤岸。为了引水济运,渠水水位往往高于两岸地面。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水位随之升高,对两岸堤防的压力便与日俱增。

一旦遇到暴雨洪峰,极易溃堤。洪水肆虐,淹没良田村舍,生灵涂炭,此其一害。”

“其二…”

他加重了语气,“河床不断抬高,终有一日,会高出两岸平原。

届时,这条悬在百姓头顶的‘地上河’,将成为悬顶之剑。一旦决口、改道,水往低处流,奔涌而下,造成的灾难将远超寻常洪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