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倾城灵动的眸子快速地转了转,猜不透皇后的想法,遂道:“臣妾不敢,母后是一朝国母,母仪天下,责任重大,臣妾不能帮母后就已是万死,又怎敢劳烦母后。”
“好孩子,果然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姜后温和地笑了笑,轻轻地拍着花倾城的手,又道,“明日便是百花诞了。此次百花诞盛况空前,东楚、西卫、南诏、北燕都遣派使者前来朝贺。本宫听说,国君要你盛装出席?这两日,朝中流言四起,大臣们都说,国君是要立太子了。本宫想来问问你,你有什么看法?”
手里的温度令花倾城有些不舒服,姜后的手很温暖,可覆在自己常年冰冷的手上,却有种汗腻腻的感觉。无奈皇后一脸的亲和,如此近距离,又不好直接收回自己的手,于是她佯装咳嗽,抽回手来按住自己包了厚厚一层纱布的脖子,装模作样地咳了几声:“咳咳……咳咳……”
“没事吧?要不要传太医?”
“不用的,臣妾没事,母后不用担心。”花倾城柔弱地摆了摆手,拿起桌子上的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水,浅浅地抿了几口,故意避开皇后刚才的话题。
“本宫今日来,是想求你一件事,希望你能答应本宫。”
花倾城故意回避,可惜有人却不肯放过她。
“臣妾不敢当,母后有什么吩咐直接说,臣妾万万当不起母后一个‘求’字。”
“本宫也不拐弯抹角了,本宫就直说了吧!倾城,太子将是你的夫君了。以国君对你的宠爱,立嗣之时他定会询问你的意见。本宫希望你以三皇子年少气盛、冲动鲁莽为由,让国君打消立三皇子为太子的念头。”
花倾城很意外,疑惑地看着姜后:“为什么?三皇子是您的亲生儿子,母后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荣登九五,继承大统吗?”
姜后摇了摇头,语气沮丧地说道:“不,本宫不希望朝儿当国君。”姜后停顿了一下,自嘲似的挑了挑自己的衣服,道,“你看到了,本宫就连来看你也要假扮成宫女,偷偷摸摸地出宫。你也知道,本宫是南诏人,在大商可以说是无依无靠,所以本宫虽贵为皇后,朝儿也被册封为王,可都是些有名无实的虚衔。在朝里,朝儿没有可以依靠的大臣,在朝外,朝儿没有声望没有兵权,他有的,只是国君的宠爱。”
“国君宠爱殿下,殿下便可借此建功立业,培植属于他自己的势力啊。”
“朝儿是个心地磊落的孩子,不屑权谋之术,又因脾气耿直,不善与那些大臣们交际,所以一直以来,追随他的人寥寥无几。”说起自己的儿子,姜后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花倾城想了想,又道:“可是,立嗣是国家大事,臣妾是后宫之人,是不能干预的。”
“倾城,本宫求你了!”姜后说着竟给花倾城跪下。
花倾城大惊,连忙也跪倒,搀扶起皇后,道:“母后折杀臣妾了,臣妾不敢当。”
“本宫不求朝儿大富大贵,本宫只求他一生平安。此刻我们无兵无人,若是朝儿当了太子,他就成了众矢之的,他会没命的!本宫求你了,看着你娘亲的份上,你就帮帮本宫吧!”姜后说着,竟忍不住泪流满面。
花倾城一慌,忙道:“臣妾遵旨就是。母后,您快起来,叫人瞧见了定又要流言四起了。”
“谢谢你,谢谢你。”姜后虽然从地上起了身,却还是感激地朝花倾城福了福身,道,“本宫是偷偷出来的,为免多生枝节,还要尽早赶回去。多谢你愿意帮助本宫,今日之情,本宫和朝儿铭记于心,他日有机会,定当重重回报你。”
“臣妾不敢,母后的吩咐臣妾记下了,臣妾尽力而为。”花倾城老练地回答,只说“尽力而为”,至于结果如何,却不是她能掌握的。
“不管怎样,本宫先谢谢你了。本宫真的要走了。”
“母后走好,臣妾恭送母后。”
“不必了,为免引人注目,你就不要送了,本宫自己回去。”
“是,母后走好。”
送走姜后,花倾城终于松了一口气。
“太子妃,太子妃……”
碧雪的声音响起,花倾城额前黑线密布,无奈地问道:“又怎么了?”
“太子妃……”碧雪从外面转入,禀报道,“太子妃,戚夫人来了,请太子妃出去接驾。”
“戚夫人?”怎么没完没了了!花倾城愤怒,却还是维持了良好的教养,轻声道,“接驾。”
说起这国君也真是奇怪,在朝里宠着三皇子司空朝歌,越过了大皇子、二皇子,独独册封他为和硕王,冷落了其他皇子;在后宫却宠着二皇子司空禀祀的生母戚夫人,集三千宠爱于她一身,多年来隆宠不断,令人猜不透圣意到底是偏向哪一方。
“臣妾参见戚夫人,戚夫人吉祥。”花倾城来到大厅前,恭敬地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