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许秋的脑子也在飞速转动。
脑内致病
b
细胞与外周
b
细胞的差异……学术界几乎没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
因而想要探究,必须找出一套崭新的验证方法。
许秋思索起来——
首先,肯定得获取脑内
b
细胞样本和外周
b
细胞样本。
其次,对比两者之间的数据分析差异。
以及验证功能,确认两者功能存在差别。
还有最后的机制探索……尽可能剖析清楚脑内
b
细胞的致病机制。
这一套完善的流程下来,可以说是环环相扣。
每一步都非常复杂。
不过好消息是,如今临医有着省内支持,客观条件拉满了,只要许秋想做,基本上各种实验都能开展。
而且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反馈结果。
因而很快,许秋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启了验证之路。
第一步自然是获取样本。
这一点并不难。
研究所这边本就在进行多发性硬化新药的研发,因而多发性硬化患者脑组织样本储备不少。
同时,还得同步采集患者的外周血作为对比。
许秋选择的是胰脏
b
细胞。
另外为了严格对照,还得取健康人脑组织。
随后就是细胞分离技术了。
这一点,在其他地方可能不好实现。
但许秋的研究所这边,条件都已经具备。
这次是许秋亲自操刀,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精准地将脱髓鞘病灶中的
b
细胞分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