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两个孩子只是好奇地东张西望,夫妻俩却依然耐心地讲解着每一处景点的历史。
在太和殿前,孙玄详细地讲述着古代皇帝登基大典的盛况;来到中和殿,叶菁璇又轻声细语地解释着这里曾是皇帝休息的地方。
"虽然他们现在听不懂,"孙玄对妻子笑道,"但这些故事会像种子一样,悄悄种在他们心里。"
在乾清宫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导游看到这对年轻的父母如此认真地为婴儿讲解,不禁笑着走过来:"年轻人,你们是我见过最特别的游客。"
孙玄不好意思地笑笑:"让您见笑了。只是觉得应该让孩子们早点了解这些历史文化。"
老导游赞许地点点头,竟然主动为他们做起了讲解。
他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着紫禁城六百年的沧桑变迁。
令人惊讶的是,明熙和雅宁似乎也被老人抑扬顿挫的语调吸引,安静地听着。
中午时分,一家人在公园休息。站在万春亭上俯瞰整个紫禁城,孙玄不禁感慨:"站在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叶菁璇靠在丈夫肩头,轻声附和:"是啊,希望孩子们将来也能懂得珍惜这些文化遗产。"
下午,他们来到颐和园。昆明湖上碧波荡漾,十七孔桥如长虹卧波。
划船时,孙玄一边摇桨,一边给孩子们讲着慈禧太后重建颐和园的故事。
"虽然那是封建王朝,"孙玄对明熙说,"但这些精美的园林艺术,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令人意外的是,当船行至玉带桥下时,雅宁突然"咯咯"笑了起来,小手朝着桥上的石狮子挥舞。
叶菁璇惊喜地说:"看啊,她好像很喜欢这些石雕!"
在长廊下休息时,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被这对可爱的双胞胎吸引,主动过来搭话。
老先生是位历史教授,得知孙玄夫妇在给婴儿讲解历史,大为赞赏。
"教育就是要从小熏陶,"老教授慈祥地说,"你们做得很好。这些历史文化,正是我们民族的根脉。"
夕阳西下时,他们来到天坛公园。
在祈年殿前,孙玄抱着明熙,认真地说:"这里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叶菁璇补充道:"现在虽然不再祭天了,但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一直传承下来的。"
就在这时,明熙突然咿咿呀呀地叫了起来,小手指着穹顶上的彩绘。
孙玄惊喜地发现,儿子指着的正是象征吉祥的云纹图案。
"看啊,他好像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呢!"叶菁璇激动地说。
暮色渐浓,华灯初上。在返回的车上,两个孩子都已经在父母怀中熟睡。孙玄和叶菁璇相视一笑,虽然疲惫,内心却充满喜悦。
"今天虽然累,"孙玄轻声说,"但特别有意义。"
叶菁璇点头附和:"是啊,等他们长大了,我们要经常带他们来这些地方,把今天讲过的故事再讲一遍。"
回到叶家小院,叶母早已准备好丰盛的晚餐。
听女儿女婿讲述这一天的经历,老人家欣慰地说:"你们做得对。咱们中国的历史文化,就是要这样一代代传下去。"
晚饭后,孙玄和叶菁璇在房间里整理照片。
看着照片中两个孩子好奇的眼神,他们相信,尽管孩子们现在还什么都不懂,但这些历史的种子已经悄悄播下。
"也许明熙将来会成为历史学家,"孙玄开玩笑地说,"雅宁说不定会成为古建筑保护专家呢。"
叶菁璇靠在他肩上,幸福地笑了:"不管他们将来做什么,只要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