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夏,奉天城,联合国际总部大厦。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的同盟国集团——尤其是其核心德士兰——的最终方案,在经过长达数月的激烈博弈、幕后交易和炎国的“积极协调”后,终于被提上了最终审议日程。
这场所谓的“和会”,其真正决策场所并非在公开的会议厅,而是在奉天大厦少数几个绝密会议室里。
英士兰、法士兰的代表带着复仇的清单和瓜分的渴望而来,意图彻底榨干德士兰,将其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永绝后患。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最大的障碍并非来自柏林,而是来自东道主。
首席张扬亲自定下了调子: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缔造和平,而非播种更多仇恨的种子。
一个彻底破产、陷入永久混乱的德士兰,不符合欧大陆的稳定,更不符合帝国的利益。”
会议室内,唇枪舌剑。
法士兰代表挥舞着损失报告,情绪激动:
“德士兰必须支付天文数字的赔款!
要补偿我国北部被摧毁的一切!
要让他们这一代甚至下一代人都只能在偿还债务中度过!
这是他们应得的惩罚!”
英士兰代表虽然相对克制,但也坚持:
“赔款必须足以覆盖我国的所有战争开支和损失。
同时,其海外资产必须全部没收,其军备必须被彻底解除,永远不能再对海上构成威胁。”
轮到炎国代表,外交总长顾维君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
“诸位,愤怒可以理解,但我们需要理性。
首先,关于赔款数额。”
他出示了一份由炎国经济学家“精确核算”的报告。
“我们认为,基于德士兰的实际偿付能力,总额应定为1320亿金马克(这是一个足以让德士兰窒息但仍存一丝喘息空间的数字)。
支付方式为分期,并以实物(煤炭、木材、化工产品、工业设备)抵偿为主,这将有助于欧洲重建。”
(潜台词:大量德国工业产品将涌入炎国市场,抵偿炎国提供的“贷款”和“物资”,同时避免德士兰现金流彻底枯竭。)
“其次,关于领土问题。”
顾维君走到欧洲地图前。
“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士兰,这是理所当然。”
“莱茵兰地区非军事化,并由联合国际维和部队(由炎国主导)驻防15年,以确保安全。”
“出于‘民族自决’原则(奉天版解释),西部部分领土划归比士兰,北部划归丹士兰,东部大片领土(‘波士兰走廊’)划归新独立的波士兰,并将但泽设为自由市。”
(潜台词:大幅削弱德国,但确保其主体民族聚集区基本完整,避免产生领土收复主义的彻底绝望。
同时,在东欧制造一个强大的、依赖炎国的波兰以制衡德士兰和苏什维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顾维君加重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