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高考没参加可以读什么大学 > 第703章 最终验收(第1页)

第703章 最终验收(第1页)

这个想法启发了陆时羡。

他们很快利用表观遗传学技术,成功将传感器元件的基因序列整合进苔藓的基因组,并通过特定的化学信号作为来控制其激活。

这使得苔藓计划的部署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隐蔽性和长期性。

原本需要三年的研发周期被压缩到八个月。

当第一个完整的工程样机通过所有测试时,连最严谨的郑将军都忍不住赞叹: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这次合作的决定太正确了。

陆时羡在项目总结会上同样有所感慨:在这里,我看到了当科学洞察与工程效率完美结合时,能爆发出怎样的能量。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科研组织方式的革命。

基地用事实证明了,当消除部门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标准化流程后,科研效率可以提升到怎样的高度。这种经验,对陆时羡后来管理繁缕研究院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苔藓计划的顺利推进,更宏大的蓝图被勾勒出来。

郑将军在一次进度汇报会上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在关键区域构建一个分布式的、具有实时感知和初步响应能力的生物安全‘神经网络’。这个网络将是沉默的、自组织的、且具备强大韧性的。

陆时羡则继续从科学角度补充道:这本质上是在宏观尺度上,复现并应用我们在细胞微观世界发现的‘智能调度’原理。每一个传感节点都像一个‘SFR-1蛋白’,负责感知和处理局部信息;而整个网络,则构成了一个具备集体智慧的‘免疫系统’”

。。。。。。

终于到了“苔藓计划”最终验收的那一天。

基地第四层的综合测试区内气氛凝重。

郑建国将军亲自率领由十二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每个人的表情都透着军人特有的严谨。

陆时羡站在主控台前,神情平静如水。

他身后的团队成员则各司其职,曲溪紧盯着生物传感数据流,赵栋梁监控着加密通信信道,张跃则负责环境模拟系统的最后校准。。。。。

“开始最终测试。”郑将军下达指令。

测试程序启动,模拟环境舱内瞬间进入极地模式,温度骤降至零下四十五度。

覆盖在岩石表面的基因改良苔藓微微泛出蓝光——这是传感器正常工作的标志。

“低温环境,传感单元工作正常。”曲溪报告。

紧接着,环境舱切换到热带雨林模式,湿度飙升到百分之九十五。

苔藓表面的光泽转为翠绿,挥发性信号分子的浓度在监测屏上稳定上升。

“高温高湿环境,信号输出稳定。”

最关键的电磁干扰测试开始。

强电磁脉冲扫过测试区,常规电子设备纷纷失灵。

然而生物传感系统的信号输出只出现了轻微波动,随即恢复正常。

这意味着,仿生加密机制成功抵御了干扰。

“了不起。”验收组首席专家忍不住赞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鲁棒性。”

郑将军走到环境舱前,仔细观察那些看似普通却蕴含尖端科技的苔藓。

“请演示一下预警机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