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袁斌办公室的时候,杨书港差点一个趔趄摔倒。
这个比他小了将近十岁的年轻市长带给他的压迫感,几乎超过了他能承受的极限。
杨书港自认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没想到会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如此狼狈。
他在袁斌那里受了窝囊气,回头把气全撒在了孙长宏的头上。
“你这个所长是干什么吃的?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查不出来!”
被骂的孙长宏也不敢有一点脾气,只能低头认错:“杨局长,我会加快调查进度!”
杨书港直接说:“再给你一周的时间,如果还查不出来,你这个所长我看也别干了!”
挂断电话以后,孙长宏也拿自己的手下撒气,把几个负责这个事情的干警挨个骂了个遍。
在他骂人的时候,袁斌把姚华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和她聊起了采矿一厂丢矿的事。
姚华本来也觉得这件事极大可能就是薛闯干的,所以当她听袁斌说,案发当晚薛闯有不在场证明这件事的时候,也觉得十分纳闷。
“不是赵龙旗,也不是薛闯。还能有谁有这样的能力呢?”
袁斌却说了句让姚华更加意外的话:“薛闯虽然有不在场证明,但这件事未必就和他无关。”
姚华睁大眼睛:“袁市长还是怀疑他?”
袁斌说:“偷矿这种事,不是光有胆量就可以的,更多的需要是经验。我去案发地点调查过,那里虽然监控很多,但是有监控盲区。
而且毕竟是矿区,地形比较复杂,想要在这种地方游刃有余,需要相当的经验。而且就像你之前说的,薛闯刚从监狱里出来,就发生了这种事,似乎有些过于巧合。
我觉得这不是巧合。你想想看,如今这个社会变化特别快,别说是五年,哪怕是一年两年,社会也会有很大变化。像薛闯这种从监狱里出来的人,想一下子融入当下的社会,需要一定的时间。
我在银口做公安系统工作的时候,曾和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人了解过,他说绝大多数犯人离开监狱以后,都会去干老本行,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的变化感到恐惧,为了消除这种恐惧,他们就会捡起熟悉的领域。
尤其像薛闯这种很有野心的人,他更加不甘心被社会淘汰,想要快点赚到钱,继续干偷矿的行当,对他而言算是最好的选择。”
听完袁斌的分析,姚华满眼都是欣赏,几乎要变成花痴:“袁市长分析的太有道理了。薛闯最熟悉的就是偷矿,他进监狱之前干了好几年。就算他没有参与其中,但他完全可以找其他人来干这件事。”
袁斌点头:“你分析的没错。不过这个和薛闯合作的人,肯定也有相当的实力。他出钱出力,薛闯出经验。你之前说赵龙旗在石桥发展起来后,其他势力很难发展起来。”
姚华回道:“我是听其他人说的,赵龙旗这个人也有很硬的后台,他如果搞不定的事情,就会找人帮忙。所以最近这些年,都是他一股独大,可以说在石桥只手遮天!”
袁斌沉吟道:“说明这个势力是从外面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