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主任的声音愈发深沉:可以说,谁掌握了半导体,谁就握住了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在这场关乎国运的竞赛中,我们输不起,也退不得。
因此,今天邀请各位前来,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与其说是一次商业洽谈,不如说是一次关乎未来的探讨,一次面向时代的倡议。
话音落下,会客厅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余窗外隐约的风声。任老爷子缓缓放下茶杯,瓷器与木桌相触的轻响在静谧中格外清晰。
说得对,任老爷子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里带着岁月的沉淀与坚定的力量,这确实是一场输不起的竞争。华为深耕通信领域三十年,最明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痛。半导体不仅是生意,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作为在研发领域投入数千亿的先行者,他这番话既是感慨,也是承诺。
在半导体产业上加大研发投入,我完全赞同。这时,一位专注于光刻胶研发的中型企业负责人谨慎地开口,但我必须提醒各位,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需要长期投入的领域。在座各位企业的实力悬殊,能投入的资金规模也相差甚远。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几位行业巨头,问出了所有中小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确保在合作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利益都能得到尊重,而不是被大企业的意志所裹挟?
这个问题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会场激起了层层涟漪。几位中小企业的代表纷纷颔首,显然这番话道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
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中小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这个所谓的产业联盟很可能沦为少数巨头掌控的空架子,失去群策群力的意义。
然而对大企业而言,投入巨额资金却无法获得相应的话语权,这样的合作同样难以为继。在商言商,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首先都要对自己的企业负责。
会场内,各方代表就这个问题各抒己见,却始终难以达成共识。涉及核心利益,没有人愿意轻易让步。
尽管对此情形早有预料,汪主任眼中还是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这时,他注意到角落里的李焕始终保持着沉默,便主动点名:李焕,说说你的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李焕身上,毕竟这个时候汪主任家主动点名李焕,那意味就非常明显了。
早有准备的李焕清了清嗓子,从容开口:各位的顾虑,我完全理解。毕竟我们要投入的,都是真金白银。
但既然大家今天聚在这里,说明我们都希望把这件事做成、做好。李焕环视全场,语气平和而坚定,我先谈谈个人的浅见,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对于半导体产业联盟的构建,李焕确实早有深思。他深知,各方利益的平衡是整个联盟能否稳固的基石。
在我看来,半导体产业可以分为基础和应用两个层面。李焕条分缕析地说,基础层面,包括光刻机、光刻胶、大尺寸硅片、设计软件等,这些领域确实需要巨额投入,且回报周期漫长。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建议由国家牵头成立专项扶持基金,重点支持从事基础研发的创新企业以及联合各大高校进行合作。各大互联网企业可以向这个基金注资,根据出资比例共享专利授权。当然,大企业多投入、多受益,小企业量力而行、按需取用。
他环视全场,语气诚恳:从商业逻辑而言,如果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层面得到提升,规模越大的企业受益越多。这个机制既体现了公平,也符合市场规律。
在场的各位企业家纷纷点头。李焕这个兼顾各方的提议,确实展现了相当的格局与智慧。
但在应用层面,情况就大不相同。他的声音渐渐昂扬,我们可以根据各企业的专长和实力,划分出不同的赛道。比如在芯片设计领域,可以细分为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不同方向,让每家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这些区域,各大企业可以尽情发挥,各展所长。”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初步构想,未来还有大量的细节需要完善。
任老爷子微微颔首:这个思路很有建设性。基础研究需要集中力量攻关,而应用开发则可以百花齐放。
正是如此。李焕继续说道,目光中闪烁着战略家的远见,而且我认为,我们这个半导体产业联盟的意义,不仅在于扶持基础研发,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行业标准体系。
从材料规格到工艺规范,从测试标准到质量认证,我们必须掌握制定规则的话语权。李焕的语气变得坚定,这不仅是技术自主的象征,更是产业主导权的体现。只有建立了自己的标准体系,我们才能真正摆脱被动跟随的局面。
一位从事芯片测试的企业家立即响应:这个观点太重要了!现在我们的测试标准完全跟随国外体系,导致很多创新产品在认证环节处处受制。
标准制定工作可以立即启动。任老爷子沉稳地表示支持,华为在通信标准制定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愿意将这些经验贡献出来,全力协助联盟开展这项工作。
会场内的气氛明显活跃起来。尽管李焕的方案还存在需要完善之处,但它确实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破局思路。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虽然进口渠道尚且畅通,但每个企业家内心都清楚,这种畅通能维持多久是个未知数。
对在座的企业家而言,向这个基金注资,不仅是对产业未来的投资,更是一份至关重要的战略保险。这笔投入将确保在可能的供应链中断时,自己的企业不至于陷入无芯可用的绝境。
在场的各位企业家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但有了基本的共识,最终还是达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会议最后决定,由这位汪主任来担任这个产业联盟的理事长,任老爷子、张汝经等几位德高望重的企业家担任副理事长。
至于李焕,虽然这个大致的框架是他提出来的,但由于他的多方推辞,最后只担任了一个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