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明了老二那边,也想打陈羽的主意!
朱高炽的坚定表态倒让朱棣一怔,他双眸深邃的打量了一番自家老大,欣慰的说道:
“好,好啊!”
“只要咱们老朱家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
“看到你这样,我走后也放心让你监国。
现在我相信你能够压制住朝中的那些文官集团,本来我想如果你到时候压制不住,就让老二出马,出来杀一批跳的最欢的。”
“可今日我去了酒馆一趟,又为你找到了一个新的助力,再配合上你的能力,后方无忧。”
“新的助力?”
朱高炽一愣,酒管他知道,里面仅有陈羽一人,难道父皇是要让陈羽出山了?
陈羽那样的大才不是不喜欢功名利禄吗,为何会突然出来?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陈羽这位谪仙人帮助,监国必将无忧!
朱棣从桌案上拿出蜂窝煤制造的图纸,笑着递了过去说道:
“文官集团也并非铁桶一块,不知你是否记得洪武时期的南北帮案?”
南北帮案,因洪武帝朱元璋组织的恩科,所录51名全是南方人,故称南榜。
北方人一名未取,为历科所不见。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书,告主考官偏私南方人。
但是朱高炽知道的消息则更加深入,那就是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
所以按照常理来说,那些主考官没有问题,但最终还是被朱元璋杀了一批之后,开设了南北帮,至此事件结束。
朱高炽接过朱棣递过来的图纸,边摊开边回答道:“记得,此事皇爷爷直接杀掉两位状元和几个主考官,85岁的主考官湖南人刘三吾被充军戍边,最终开设南北榜,这才平息北方考生的怒气。”
“不知这件事与摊丁入目有何关联?”
“关联大了去了,甚至可以说决定了朕这一次下江南后,朝局能否稳定!”
朱棣的手指敲击了几下桌面,淡淡的说道。
“历史上的地域黑,不是第一次发生。
北宋赵匡胤长期打压南方学子,甚至在议事堂,还立了一块碑“南人不得坐吾此堂。
可饶是这样,也没有出现洪武时期南北榜这样极端的事情!”
“纵然南北榜有着许多原因,但本质就是南方的士绅阶级想要夺权,仅此而已!”
华夏起源于北方,三国前北方是全国的中心,南方还只是荒蛮之地。
晋乱以后大批人口南迁,带去了人口、文化、先进技术,南方开始了发展。
北宋靖康之乱,又一次人口南迁,南宋经济发展超过了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到了大明,朱元璋定都南京,全国的中心也转移到南方来了。
但由于北方自靖康之乱之后,屡遭战火,在明朝初年,山东、河南等地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无人区。
这样的环境下,读书人少了,质量自然也就落了下来。
反观南方经济发展起来,读书人扎堆,水平也越来越高。
在科举中,优势越来越明显。
大明洪武朝,多次科举考试均是南方录取人数,远远大于北方。
直到洪武三十年,发生了北方学子全军覆没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