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的最后一个字说完,整个奉天殿内,陷入了落针可闻的氛围当中。
众人已经被陈羽这一套循序渐进的演讲说服,认同了强国先强教育的理念。
“好,说的好啊!”
“强国大计,教育为先!此理念应当作为国策落实!”
“不愧是今年夺得会试、殿试第一的魁星,如此才识、眼界、堪称我大明之大才!”
足足过了好半晌之后,奉天殿内响起了夸赞的声音。
这道声音,打破了寂静的奉天殿,使得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只见说话之人,赫然是站在勋贵行列首位的新城侯张辅。
张辅乃是张玉之子。
靖难之役张玉战死的结果,对张辅来说打击巨大。
接下来的战争期间,他既居辅丧墨衰饮泣从事,又统领父亲的部队,继续在战场上厮杀。
朱棣即位后,封张辅为新城侯。
而随朱棣靖难成功的功臣,只封了二位为公爵,分别是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可见张辅这个‘侯’地位之高。
如今朱能、丘福没有参加此次常会,张辅自然位居首位。
此时这位张玉之子,朝堂当中地位最高的勋贵,第一个出声,表达了对陈羽提出理念的高度赞扬。
张辅的话语权很重,他说出来的话,相当于表达了整体勋贵的态度。
果然,
随着张辅的声音落下,站在勋贵那个队列的其他人,纷纷站出来附和。
一时间,朝堂之上,充满了对于陈羽理念的认同与对其的赞美之音。
站在文臣队伍前列的朱高炽夏原吉二人,眼中不约而同的闪过一丝欣喜。
他们还没有开始表态,想不到勋贵那边反倒率先出言。
如此看来,今日的事情,算是板上钉钉了。
毕竟,勋贵虽是朝中一股游离在文臣武将之外的力量,但偏偏这个力量所蕴含的话语权,任何一股势力都无法忽视。
平日里,勋贵这股势力很低调,寻常不参加朝会表态。
毕竟勋贵虽然与武将很相似,可是二者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武将的核心定位是:承担军事职能的职业官员。
其身份来源主要依赖军事能力与实际功绩,无论是从卒伍中因战功晋升,还是凭借父辈军功荫补获得军职,武将的权力基础始终与具体军职绑定,职责聚焦于领兵作战、镇守边疆、训练军队、管理军备等实际军事任务。
且这种身份缺乏固定世袭性,职位高低与皇权信任、战场表现直接相关,一旦失去军职或因战败、退休离任,便可能丧失军事指挥权,子孙若无功绩也无法直接继承父祖辈的军职;
而勋贵的核心定位是:承载荣誉与特权的贵族群体。
其身份来源更多基于功勋或血缘,既包括随帝王开国定鼎、平定重大叛乱等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如明开国功侯。
勋贵的权力基础在于爵位特权,而非具体职位,核心权益集中在荣誉性与经济性层面,如免徭役、食邑赏赐、入朝议事的政治特权等,多数情况下并不承担固定的军事职责,甚至无需具备军事能力,且身份稳定性极高,除非犯下谋逆等重罪被夺爵,否则爵位可世代传承。
以此来看,武将是以军事职能立足、权力随职位变动的职业官员;勋贵是以爵位特权为核心、身份可世袭的贵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