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稍稍安静下来之后,朱棣这才面带笑容,缓缓开口说道:
“陈羽,对于朝廷开设大学一事,你可还有其他想要补充的地方?”
陈羽闻言,拱手应道:
“回禀陛下,臣脑海里的相关知识,已经毫无保留的都掏了出来。陛下再让臣说,臣也是无能为力了,辜负了陛下的期望,还请陛下降罪!”
其实陈羽脑海中有关对于大学的建设补充,肯定不止这么一点建议。
而是这些建议对于永乐时期的教育规模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若是想要让大明按照后世的教育体制照抄,说不定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毕竟,自永乐时期到后世的教育模式,中间横跨了数百年的时间不断适应、改进。
那是一步一步走过去的。
哪怕陈羽脑海中确实拥有着教育体系的完全概念,可是也明白只有先打牢地基,在此基础上盖出的楼才结实、牢固。
然后在陈羽的计划之中,地基牢固之后,下一步自然就是全国开展扫盲运用。
但这个的前提是他真正掌握了大权,并拥有一帮新时代的实干派,且教育的理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真到了那个时候,步子迈大一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
朱棣听着陈羽话语中的诉苦调调,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很爽朗,在奉天殿中回荡。
大殿下的文武百官,见陛下如此开心,当然是配合一同笑了起来。
“诸位爱卿,看来朕对于陈羽的要求高了些,也可以说有些不知足,总想着多听一点好的建议!”
朱棣略带玩笑的话语刚刚落下,李志刚当即接过了话茬说道:
“陛下,别说您了,哪怕是臣听了陈羽的几条建议,都忍不住拍手称赞,也想要贪心,让陈羽多说一些。”
“但不管怎么样,像是陈羽这样的人才,不愧是永乐一朝的首届状元,提出的想法独具一格,天马行空!”
“而且提出的建议臣认为句句可行,若是陈羽脑子里还有其他建议,臣倒是希望他能多说一些,毕竟于国于民,都有很大的益处!”
李志刚的这番话,看似在附和永乐帝,实则确实对陈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个奉天殿上,整个四品及以上大员的面前,身为九五至尊的皇帝,已经认可了陈羽的能力,希望陈羽多说一些建议出来;
而身为正二品大员的臣子,同样也认可了陈羽的能力,也希望能在陈羽身上,多问出一些建议。
皇帝、权臣的认同与追问,难道不是对一个从八品官员的极高赞誉?
不要说将这种情况放在陈羽这位从八品官员的身上了,哪怕是放在一位三、四品官员的身上,都是一种殊荣。
朱棣玩笑了几句过后,收起来脸上的笑意,神色开始变得郑重,他感慨的说道:
“陈羽,你刚刚讲了那么多跟大明关于人才储备的相关事宜,你知道朕听后的最大感想是什么?”
陈羽一怔,恭敬的说了一句‘臣不知’后,便不再说话,静静等着皇帝的下文。
朱棣缓缓从龙椅上起身,离开龙椅,走到了大殿之下,来到陈羽面前。
在众人一脸疑惑的目光当中,朱棣的手掌,在陈羽的肩膀上拍了拍。
这个举动,使得文武百官的双眸中充斥着惊骇。
朱棣没有理会文武百官的反应,而是认真的说道:
“朕想你绝对是我大明永乐一朝无可争议、最优秀年轻一辈的第一人,当今很难再有人在才能上,超远你!”
朱棣的这番话一出,群臣更加惊愕了。
所有人都被永乐帝这番极高的评价,震惊的呆愣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