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衫十三简单了解一番大明内部的国力之后,又知道了永乐帝身边有这样一位妖僧,当即有些失去了继续作战下去的欲望。
毕竟此次前来的宁王,还只是一个燕王的低配版。
之前护佑倭岛的神风已经被破除,继续打下去的话:输了,很有可能幕府都不复存在;赢了,很有可能引来一个宁王的高配版燕王的御驾亲征,外加一个才智超绝的谋士。
所以最好的选择不是打,而是停战!
提到这个话题,细川大内面容肃穆道:
“据我所知,华夏这个国家出兵,讲究的是一个名正言顺,也就说师出有名。而此次倭兵对于永乐帝的刺杀事件,相当于倭岛给对方在这件事上落下了一个口实,给大明攻伐我们有了一个理由。”
“若是想要让大明止战,只需要将这个理由堵回去就行,也就是给大明在国宴上刺杀皇帝的事情一个交代。”
上衫十三微微颔首,思索片刻之后说道:
“这样啊……”
“以你对大明的作战情况来看,若是我们在这件事上没有给大明一个交代,而是选择继续打下去,那么我们会因此亡国吗?”
细川大内轻轻的摇了摇头,
“大明疆域辽阔、物产丰饶,若将我们与大明相较,不过是偏安于东海一隅的弹丸小国,实力悬殊显而易见。”
“可要说大明灭亡我们,这种念头根本不切实际。
其一,大明与前朝元朝截然不同,它是由汉人建立的正统王朝,始终以儒法为治国根基,将‘仁爱’奉为核心准则。在儒家的伦理体系里,无故攻伐、覆灭他国,本就是违背天道人伦的不义之举,大明绝不会轻易为之。
其二,我们倭岛虽整体实力不及大明,却也绝非任人宰割之辈:全国人口已逾千万,常备兵力亦有数十万之众;加之境内筑有坚固城郭以御外敌,武器装备也颇具规模、战力不俗。”
“有这样的国力与防御配置作为支撑,大明想要彻底灭亡我们,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上衫十三点了点头,降与不降的两种方案与可能的结果,他都已经问过了。
若是降,那么只需要他们幕府给大明刺杀永乐帝一事一个交代即可;若是不降,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他们被拖入战争泥潭,国亡不了。
上衫十三还是有些犹豫,他沉吟半晌之后,对着细川大内问道:
“目前国内倭兵对于大明士卒的战斗情况,你已经看见了,不是很乐观。”
“你认为是幕府给大明一个交代,从而平息这一场战争;还是继续打下去,直到将大明的军队从倭岛上赶下去?”
细川大内闻言,只是略做思考便言辞恳切的说道:
“战!”
“这次若我们求和,那么历年以来,倭岛对南洋诸国形成的威慑将荡然无存!对今后的发展很不利,而且明军已经破除了神风的庇佑,谁又能保证有第一次攻打,不会有第二次攻打?”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神风破除带来的不利影响,我认为一定要将大明打疼才行!怎么说也是远离本土作战,我相信现在的失败只是对他们作战的方法有待调整,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细川大内当然希望上衫十三能够战胜明军。
毕竟自大明的永乐帝公然违背祖制,命令郑和舰队下西洋之后,他们这些倭岛的浪人,对于南洋的统治力大大减弱。
好在他们依靠着抢一顿换一个地方的策略,依旧能够与明军斡旋。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若是此次大明在倭岛内部的战争取得胜利,不用想也知道,他们浪人在南洋的生存空间定然会遭到挤压。
上衫十三看着细川大内如此决绝的作战态度,双眸一凝,随后突然嘴角咧开一抹微笑,和善的说道:
“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已经有了决断。”
“行了,你进来到现在连一口茶都没喝,润润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