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到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还是怒不可扼。
只是当此之时,他忍住了心中的暴怒,压住性子听长孙无忌继续说下去。
听到后来高阳自尽,李世民皱了皱眉头。
他知道高阳的性子,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只是相对于军国大事来说,这还是小事。
听到长孙无忌说皇帝借着这事,从容的化解了世族的功势,后来还借此让诸皇子一一就藩。
脸色的神情才是一缓,虽然这些手腕在李世民看来,还很稚嫩,也很多不错了。
有这样的心思,做一个守成之君,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长孙无忌当然是偏向自己的外甥,是以在述说中用了春秋手法,替李外甥美化了一番。
尽量把李承乾描述成一个朝气蓬勃、英明神武、从谏如流的明君。
又将建立财政寺发行大唐货币和成立资产管理署,为朝庭扩大了财税来源,积聚了海量的银钱;也逐步掌握以粮食为核心的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巩固了皇权。
这都让李世民大为惊喜,深感自己选择了一个好皇帝,好大儿没让自己失望。
“哈哈哈,承乾还是不错的。”
李世民仿佛一时间忘记了突厥大军压境,北方烽烟四起的情况,捋须赞道:“承乾从小就聪明、厚道、仁义,能在不激化矛盾,不触怒世族的情况下,建立财政寺,让朝庭有了充沛的资源。”
“就凭这一点儿,他也能延续朕的贞观盛世。”
感概了一下,看到长孙无忌脸上没有半点开心的表情,忽然想到了危局,连忙催促道:“嗯,你接着说,君明臣贤,这不是挺好的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长孙无忌这才把去年秋木达,草原惊变,右贤王遇刺,施罗叠复起,两方各据大军,在横岭一战。
双方拆损二三十万兵马,最后草原分裂成东西两个势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你个长孙无忌,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李世民情不自禁的大喜道:“右贤王一家独大,一直都是朕的心病,现在又崛起了一个施罗叠,汗王之争,足以让突厥分成两个国家,接下来的形势对我们极为有利。”
“只要朝庭扶持弱小,制约强大,自然能慢慢消弱突厥,等他们两败俱伤,时机合适时,再挥军北上,就能彻底平定草原。”
“你们都满腹才华、经验丰富的老臣,别告诉朕,面对这样的有利局面,你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太上皇啊,你说的我们也能想到,只是形势发展的太诡异了。
原以为他们两部会先在草原上分出胜负,再图谋南下。
谁知道那个施罗叠发了什么疯,竟然不按常理出牌。”
长孙无忌叫苦不迭的把施罗叠为了过冬率三十万骑兵南下,一改往日在边境打打秋风的做风,直接顺着辽西平原南部的走廊,串入了河北腹地的事情一说。
随后道:“突厥人这次南下不但不侵扰百姓,还把矛头对准了世族豪门。
以范阳卢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为核心的河北世族门阀被一扫而空。”
“把他们的所有财富据为已有,把土地全都分给了百姓,以致于河北百姓渐有心向突厥人之意。”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