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说说你们经历的灵异事件 > 第122章 深山神秘高人泄露道家修仙的高级秘密有缘人观之(第2页)

第122章 深山神秘高人泄露道家修仙的高级秘密有缘人观之(第2页)

答:“调息之法,在于不调。

凡欲调息,只需清净其意,端正其身,使形体久久不动,则吾呼吸自然逾微逾细,而调息之效自得矣。”

九问“余知世间气功之术,必重呼吸,或深吸深呼以为练丹田,或忍气不放以为胎息术,或导气某处以为行气法,种种变化,其法必繁复,而先生之法何以如此从简乎?”

答:“此乃后天练气之术,非吾道家法也。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本来自然,奈何世人多徒劳耳!

若身不动,然后收回吾之精神,使其归于身内,则吾身之气自然渐渐发生一种归根之功能,君不见放足急奔之人,气喘如牛,若收足静坐,则气渐调顺矣,此理简,此法易,唯人多求怪癖之法而不肯安其自然耳。”

十问“依先生所言,则气功之术皆可废乎”

答:“矣可,矣不可也。

概此种巧术,便如药物,若用之对症,则可治病;若用之不对症,反能致病。

世间行此术者,颇不乏人,然每犯太过之病,往往出偏。

即纵用其术,最终亦必归于自然之法,正如百川之汇海也,南宗紫阳真人有云“但安神息任天然”

者,亦此理耳。

此法简易,若深能得其中玄妙,必有所成,唯因其法太简反致诘,众人难信耳。”

十一问“先生所言善矣,余深信之。

唯杂念起伏难止,余请问清心之法”

答:“清心之法不难,亦于自然中求之。

概静坐者只需自知自己正坐在好处中,不需管杂念如何起灭,只需一心坐好,久而久之,则念自不起耳。

此法如皓月自明,毋需理浮云来去,久则自不来不去。

恰如张三丰所谓“燃天灯以照九幽”

,天灯朗朗,则阴晦自明矣。

唯嫌汝初行难悟,入手可用庄子听息之法,此法虽属有为,然终归于无为,深契道家自然之妙,汝可勤而求之。”

原文“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浅释颜回是孔夫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夫子的外号。

颜回问“心斋”

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孔夫子说,你应该把心里的念头集中在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用“听”

字诀,但不是用耳听,是用心听;这还是粗浅的说法,就深一层工夫讲,也不是用心听,而是用气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到了这样境界,耳听的作用早已停止了,神和气两者合而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

气的本质是虚的,它要等待一件东西来和它相集合,只有“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