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燃想了想说道:“我认为这得益于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我对整个阿波罗登月工程的掌握和华国优秀的工程师群体。
这三者共同造就了这一场奇迹。
所以其实我在看到b站纪录片叫一个人的奇迹,我觉得有点太过了。
只有我一个人,是肯定无法完成这样的伟业的。”
小撒纠正道:“教授,只有第一集叫这个,一共8集纪录片我都看完了,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毕竟在第一集那个时间节点,叫一个人的奇迹,是因为只有您一个人相信,一定能够完成阿波罗登月。”
b站的纪录片分了8集,一集30分钟。
小撒接着问道:“我相信这是我,也是绝大部分人都很好奇的问题,那就是整个阿波罗科技最开始的资金是不是来着巴兹·奥尔德林,如果是,您又是怎么说服他的?”
因为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的一番话,导致他在华国有着非常正面的形象。
毕竟在华国人看来,这番话等于是让自己在阿美利肯政治死亡了,属于是舍生取义的行为。
在华国的价值观里,舍生取义的行为,评价权重非常高。
加上即便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考量,跨世纪登月的奥尔德林,也依然有着足够高的评价。
二者结合之下,奥尔德林在华国绝对的正面人物。
“这是因为我们对去月球这件事都有着同样的执念。
巴兹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再去一次月球,正好我也想去上面看看,我们属于是一拍即合。
我就只是写了一封信给他,然后巴兹就买了来华国的机票,还把他的老伙计们给带上了。
包括资金,他把全部身家,一共大概三千万美元,把他在阿美利肯的别墅、住宅、股票什么的都全部变卖给我当启动资金。
所以我很感谢他,当然我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三千万美元买一张来回月球的往返机票,不算贵啦。”
台下观众包括小撒,一直就是张着嘴巴的表情,从一封信就搞定开始,大家的嘴巴就没合起来过。
这也行?
“这也行?就一封信?”小撒没忍住。
林燃想了想:“还有一通电话,没了。”
“卧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拉投资有这么容易。
毕竟奥尔德林把全部身家都给你了,这真的属于是高上流水遇知音,钟子期和伯牙相遇,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大家就能达成共识。
不过想想也确实,需要逻辑,现实从来都不需要逻辑。
林教授和奥尔德林博士拥有共同对登月的热爱和执着,所以二人才会一拍即合,达成合作,也共同为世界创造了一次新的奇迹。”小撒总结道。
林燃说:“其实钱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只是说或早或晚的区别而已。
我找巴兹只是想着我们能够很快就确定下来,要登月这件事。
找其他投资方,我得解释为什么不做可回收火箭,为什么要登月,以及登月后关于把月球打造成前哨基地,要投入多少。
不说后者,别人理解不了你的意图,说了后者,改造月球需要的巨额花费很容易吓走投资方。
所以我当时单纯觉得找巴兹最省事,事后发展和我预计的一样,找巴兹就只花了一封信和一通电话。
然后在搞定巴兹之后,申海地方国资又给我提供了一笔同等金额的投资,从b站和腾讯拉来了赞助,基本上登月需要的花费就差不多了。
从我的角度,我觉得非常顺利,就像是庖丁解牛,看上去很复杂,但我按照我对牛的理解,解下来很轻松。
可能外界会觉得哇,这么大的工程,一年多时间就搞定了,自己作为登月工程的总牵头人,同时还是宇航员,要接受大量训练登上月球,肯定特别辛苦特别累。
其实我没有,我觉得很顺利,没有多少疲惫感,反而会很兴奋,想要做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