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就是那个在应天人人喊打的废物王爷?怎么会扯上他?”
老百姓最爱凑热闹,朝廷的官员和锦衣卫被关进囚车就够轰动的了,现在又提到朱允熥,更是让他们兴奋不已。
在应天,朱允熥的名声烂透了,简直坏到家,坏事做尽,人人喊打。
那时皇帝把他贬到捕鱼儿海,好多应天府的百姓都在家放鞭炮庆祝,终于把这个祸害赶走了。
虽然之前皇帝为了表扬朱允熥,专门贴了告示,但大家对他的看法一点没变。
“这事说来话长,得从上次皇帝贴告示夸吴王的时候说起!”
“那时,吴王听说北方许多地方闹雪灾,几十万灾民无家可归、吃不上饭,就说只要愿意干活的灾民都可以去海城,他绝不会亏待他们。”
“停停停,你是不是吴王派来的?怎么净说他的好话。”
有人听不下去了,吴王是什么人,应天府的人都清楚得很。
尽管上次皇帝贴了告示,但大多数人根本不相信,认为朱允熥做不出这样的好事。
“爱听不听,你们不想听,我也不说了!”
突然被反驳打断,这个人很不高兴,一甩袖子准备离开。
“兄弟别走,我们当然想听,你继续讲!”
“对对对,就是你,不想听就走远点,别打扰我们。”
居然有人来搅局,简直不能容忍,立刻把他赶走了。
“好吧,那我就再说说。”
“估计很多人会觉得以前那些皇榜上吹嘘吴王的事都是假的,或者夸张了吧!”
“但我得告诉你们,那些事是真的。”
有人聚在一起闲聊,说起这么件事:他的一个远亲住在松花江附近的小城,距离捕鱼儿海不远。
当时听说海城要扩建,需要招募劳力,他那个亲戚就想反正没事干,就约了几位老乡一块儿去了。
“你们猜他们去之后怎么样?”
“到底怎么样?”
周围的人都竖起耳朵听。
“告示上说的都是实话,干一天活儿给三十文钱,吴王殿下在伙食上也没亏待大家,干活干得可起劲了!”
“一天三十文?我们应天府都没这么高的工钱吧!”
“是,应天府最高的日薪也就二十五文,还不包饭。”
“这么看来,这吴王对老百姓还是不错的嘛!”
人们忽然觉得吴王挺把百姓放在心上的。
“这不算什么!
后面还有更厉害的呢!”
这家伙说得好像说书的一样,一点点吊大家的胃口。
这时,他已经围了一圈听众。
“快说呀,别再卖关子了!”
“这就说到那二十多万灾民来到海城的事儿了,你们知道吴王给灾民吃的什么吗?”
“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