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穿成哥儿的文 > 第4章 医者仁心(第2页)

第4章 医者仁心(第2页)

“若是我要向你提亲,叫你和我去徽州府,你肯是不肯?”

青杏怔楞在马车上,眼中情绪复杂,她没有回答徐文君的问题,反而低下头开始复述,“我第一次治好的一个人是个乞丐,当时不知道有多高兴,说不清是因为自己的医术而欢喜还是因为挽救了一条无辜的生命。但后来……那个乞丐还是死了,不是病死,而是饿死的。”

那时候的青杏还小,她在街边看到乞丐佝偻的身躯时,仿佛触碰到了这个世界的某些真相,明白了什么道理。

苗老爷子对青杏说,这是每个医者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医者是病人心中的一道光,他们在黑暗中行走了许久,磨破了脚跟,损伤了心脏,直到看到这点点的希望。

病人视医者作救世主,但医者也是人,肉眼凡胎,背负的太多了,自己也会深陷某种自我怀疑当中,不能自拔。

若是一般人经历了太多的绝望,可能会故意让自己内心变得冰冷,这样起码下次不会再因为一条生命在自己眼前逝世而伤心欲绝。

这不见得是件坏事,徐文君冷酷的想。

“我回家确实伤心了很久,但被我捡回家的小狗拖着奄奄一息的后腿过来舔我的手心,它那时候明明连吃食的力气都没有了。”青杏头还是低着的,她声音沉闷,像是哭了。

“我虽然没有帮到那个乞丐什么,可我救活了那只小狗,哪怕它只在苗家活了三年……”

“但只要我活着,还能为人看病,就不会无视任何一个自己能救的人,因为我是一名郎中——女郎中。”

人活一世,多是为了护住自己周全,免受风霜侵害。

唯有如青杏、严昶笙这样的少数人,才是逆流而上的意外。

徐文君闭目养神,不去看苗家马车毫无留恋的越走越远。

“公子,那你不跟上去再问问青杏姑娘的决定吗?”小厮试探着问。

自从徐文君借着珍罐坊的罐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徐家已经不敢在轻视他了,甚至连家主对徐文君也颇为欣赏。

徐文君自嘲一笑,“人家姑娘心怀四海,我还凑上去干什么?难道本公子看上去很贱?”

小厮不敢再问,扬鞭挥动拉车的马匹,马蹄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嗒嗒”作响,掩盖住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

苗家的马车行到城门口,青杏她们才发现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车马。

“黄管事?王郎中?你们这是?”青杏意外见到了熟人,脸上满是惊讶,黄管事是城里的药材商,王郎中是城中的郎中。

而且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药材商和郎中。

黄管事对青杏拱拱手,“石见驿站传消息过来,孟夫郎叫我们去钦州帮忙,咱们诚惠孟夫郎照应,这点小忙怎能不帮?”

再说孟晚买药材可是花钱的,运输药材的费用还是石见驿站自行承担,药材商这里只要出个管事交接即可。

郎中们就比商人实在许多,王郎中道:“家中内子的娘家就在钦州,她放心不下岳丈岳母和妻弟一家,我定要跑这一趟的。”

钦州劫匪众多,他们得了孟晚的嘱托,刻意在这等着青杏一同前往。

驿站的人在前面开路,一路走走停停,越来越多的郎中和药材商加入。

“青杏姑娘,你们也在啊。”有人加入车队后还认识青杏。

青杏和小蓟等人见到来人也很惊喜,“金哥儿,你也来了!”来者是赫山县的郎中,同是哥儿,小蓟他们许久没见他倍感亲切。

“我爹他们收到孟夫郎的信了,说是钦州缺郎中,大家就都来了,他本来还不想带我,我死磨硬泡非要跟来的。”

金哥儿家里祖祖代代都是赤脚郎中,之前赫山县贫困,他家比普通农户也没好上多少。孟晚大力发展甘蔗的时候,他家还跑去种甘蔗来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