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生育的人口反倒成了个人、乃至家庭的负担,那么百姓不愿意生育的情况确实将成为现实。
可以夏原吉的认知来看,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那么陈羽所提出的换家战术,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大明对外开疆拓土。
土地多了,大明所能够承载的人自然就多了。
看似复杂,但本质却简单粗暴。
这样一来,不仅能抵御小冰河时期所带来的影响,还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大明的人地矛盾。
毕竟,陈羽之前构思出来的世界草图他也看到了。
大明如此辽阔,却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
他不好战,对于开疆拓土的欲望也并不强烈,可为民请愿,是他为官的夙愿,为此爆发战争,也在所不惜。
至于陈羽口中,将来会诞生新的农耕工具,他并不否认。
按照陈羽的能力,将来步入朝廷,不说三年五载,十年二十年绝对可以制造出相对应的农耕工具。
1对陈羽这家伙,有信心!
其实,夏原吉的思想包括生育方面,放在古代都是非常先进且高明,可推到后世,却截然相反。
因为后世人真的会因为生育成本,而选择拒生。
这并不是说夏原吉看的不够长远,而是哪怕在聪慧的古人,也只能着手眼前的人生经验与阅历,按照这样的框架去推算未来。
这与智商无关,而是时代的局限性。
毕竟若是古人在智商上不如后世,那么也不会出现时隔千年,依旧被后世奉为经典的孙子兵法等思想书籍。
后世之人穿越到古时可以带来足够的震撼,也恰恰是因为脑子里那划时代的学识。
若是将一位后世的婴儿放到古代,接受古代的人生价值、思想教育,那么哪怕这位婴儿长到何种岁数,也丝毫看不出后世之人的影子。
朱棣迟疑了片刻之后,突然问道:
“陈兄弟,你所说的海外陆地,上面可否有其他国家?”
陈羽想了想说道:“没有其他的国家,但有其他部落,因为他们还没有发展成国家的那种程度。”
朱棣疑惑的问道:“那如何能确保大明迁徙过去的百姓能与这些部落的异族人,和平相处?”
陈羽轻笑两声,淡淡的说道:
“不是和平相处,而是同化!”
陈羽口中所说的海外之地,自然就是美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