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勋贵是武将当中的天龙人!
因此,当勋贵队伍若是表露态度,那绝对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存在。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棣看着殿下一幕,心中很满意。
不得不说,张辅不愧是张玉之子,在没有得到自己暗示的情况下,却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这足以说明,张辅在眼界与大局意识上不差。
若是假以时日,说不定他能成长到张玉那种高度!
反观陈羽,如今有了勋贵武将的支持,又有了几个正二品大员文官的站队,那么有关教育的议题不仅能通过,还能很好的实施下去。
只不过按照陈兄弟的话说,如今在大明京师兴建大学只是一个开端,将来要向地方的各个州县普及学府。
这种事情若是实施之后,能给大明带来什么好处,朱棣不清楚。
毕竟按照商贾出资的大学模式,如此大规模的铺展,之前从未有过。
没有先例可循的例子,饶是朱棣再英明,也只能推测对大明有利。
而无法预演那是何种场景。
但不管怎么说,依据他跟陈兄弟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来看。
陈兄弟的教育强国理念,多半是对的。
而他这个皇帝需要做的,就是给陈羽升迁官职,给他更大的权力,让陈兄弟能够毫无顾忌的放手去做。
在勋贵发表完他们这一波势力的态度之后,武将紧跟其后。
最后稍稍慢了半拍的文臣,也陆陆续续有官员站出来附和。
本来要达成这个结果,需要陈兄弟今日在朝堂上,说些什么,获得在场众人的支持与认可。
不用多,有那么一小部分即可。
毕竟力排众议没人支持的理念,绝对不可能推行下去。
没想到,效果好像超乎了预期。
那么接下来他提拔陈兄弟,在顾虑方面没有那么大。
在各方都表态差不多之后,
朱棣清了清嗓子,咳嗽了几声,示意轮到朕说话了。
大殿内虽然有些喧闹,可是在永乐帝咳嗽声一出,肉眼可见的安静下来。
朱棣顿了顿,看向陈羽,笑道:
“陈羽,你刚刚所提议的教育强国,有理有据,不愧是永乐一朝的首届魁星!”
“朕相信众人的反应你也看见了,大家都很认同你的理念,不知你对大学的兴建,其中还有没有细节方面想要补充?”
按照朱棣最开始的计划,这一步才是轮到陈羽出彩的回合。
只不过,没想到陈羽在提出教育强国理念的时候,就提前做到了出彩。
但不得不说,陈羽的论据与理念,要比礼部尚书李志刚上奏的那份奏疏更加全面,看待事物也更加的长远。
因此出彩反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