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希望家中的后辈,能够在学术氛围比较好的学府当中进修,同窗的身份他不在意。
在意的是真才实学!
毕竟按照夏原吉这种工作性格,在朝中几乎没什么朋友与人情世故。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官职虽然做的很高,但政治底子其实相当薄弱。
而血脉的传承,自古以来便深居在父母的基因当中。
夏原吉也不例外,他当然也想要让自家后辈过的好。
因此,就必须获得真才实学的本领才行!
他相信在大学当中的季度考,与分科之类的东西,他的后辈,能够在学业上更进一步。
有了正二品户部尚书的力挺,其余的文武百官也反应过来。
当即附和的纷纷称赞陈羽补充的非常好!
当然对于夏原吉的后半段话,将家中后辈送入大学,那是肯定不会同意滴。
毕竟他们不用想也知道,家中的后辈,受不了那种寒窗苦读的折磨!
而且对于他们这个阶级的人来说,学业在社交圈子面前,真的不算什么。
而国子监就是一个可以为家中后辈提供社交圈子的地方,在里面,小一辈有了充分的时间,可以跟着其他的势力晚辈来往,沟通,结交。
等这些晚辈到了年龄,通过关系入仕之后,自然已经早早的形成了一股官场圈子。
有了这一层圈子,在官场当中,办起事情来,才会显得游刃有余。
事情办好了,晋升还会远吗?
而在大学当中,读之乎者也可不会处理事情!
因此这些朝中权贵,对于学习看重极为重要。
不用出彩,够用就行,毕竟到了社会当中,真正有用的还是圈子、人脉!
但还是那句话,国家对此并不会反对,反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若是权贵也加入了寒门的晋升赛道,那就没有寒门什么事了。
因此二者的晋升通道必须区分开。
所以朱棣对于大殿之下众官员的表态,并没有感到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他心中很是欣慰。
这一场常会,他费尽心思的安排,看来没有白费。
既然陈羽的展示也完成了,大学方面的落实,也没有阻碍。
那接下来,也该轮到自己的目的显现了。
给陈兄弟晋升,给他一个官职上的嘉奖。
当然,跨度不会太大,但绝对要够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