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穿越初唐边军 > 第338章 战略要地撒马尔罕(第1页)

第338章 战略要地撒马尔罕(第1页)

撒马尔罕,汉时称“罽宾”

,隋时称“漕国”

,至唐仍沿旧名称“罽宾”

此地水土丰美、物产富饶,“撒马尔罕”

一词本意即为“肥沃”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中亚的中心,更是富庶繁荣的代名词。

撒马尔罕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因其富饶,更在于其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它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是接连中东、印度与大唐的枢纽。

无论商旅还是军队,凡自中东、西方赴唐,必经此地。

正因如此,撒马尔罕成为名扬四海的商业之都,贸易极为发达。

四方货物汇聚于此,再转运八方,大唐的丝绸、茶叶、香料,中东的珍珠,印度的象牙……琳琅满目、堆积如山。

每日财货进出繁忙,其盛况不逊于今日现代都市。

这一要地丰城,历来引人垂涎、兵家必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曾征服此地,目睹其富庶后不禁惊叹:“所闻皆实,唯撒马尔罕之壮美远超想象!”

成吉思汗西征灭花剌子模,其都城正是撒马尔罕;后来帖木尔更定都于此,誓令此处成为世界中心,并由此四出征伐。

大食崛起后,自然也对这片沃土与要冲觊觎已久。

吞并波斯后,立即发兵攻取撒马尔罕。

征服之后,大食借此掠得巨额财富,正是依靠撒马尔罕的雄厚物力,才得以支撑其东扩野心,甚至萌生进军大唐的底气。

若失撒马尔罕,其影响远甚于怛罗斯之失。

因而侯赛因·优福马不停蹄赶回,紧急调集守军,誓死坚守此城。

李乾早已洞察其意图,岂容他从容整军?唐军刚下怛罗斯,便立即挥师西进,如潮水般涌向撒马尔罕。

------------------

撒马尔罕以东有座小城,方圆不过数里,守军仅三百余人。

这些大食士兵正变着法子凌虐当地居民,粟特人。

“你们这些该死的粟特人,除了赚钱屁用没有!

竟敢不信奉伟大的安拉,罪该万死!”

大食兵士挥动马鞭,狠狠抽打一群衣衫褴褛的粟特人,吼声如雷,仿佛不信安拉便是滔天大罪。

因撒马尔罕位置特殊,粟特人自古善于经商、财富累积,引来大食兵士的红眼。

他们常借故欺压粟特人,为免迫害,粟特人往往只得行贿赎罪,或被迫替其牟利。

“都是你们这些粟特蛀虫害的!

害我们没法东征,杀不了唐国人!”

又一名兵士挥起马鞭,劈头盖脸抽向粟特人,破口大骂。

“你们这些蠢如猪猡的粟特人,知不知道唐国人有多富?别以为攒了点小钱、穿得暖吃得饱就了不起!

真站到唐国人面前,你们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富贵!”

“唐国人穿的是华美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睡的是金山银床,玩的是细皮嫩肉的美人儿!

哪像你们这儿,连歌舞是什么都不懂,女人只会猴跳似的乱蹦,这等粗野,岂能相比?可恨啊,东征这般美事,竟让我们错失了!”

东征唐国乃大食百年夙愿,早已深植军心。

兵士们无不以东征为荣、以攻唐为使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