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劲……”
侯赛因·优福心中隐隐不安,目光扫过战场,只见大食军处处被唐军压制,打得极为憋屈,他不由得反复思忖。
自李乾决意“拖疲”
大食军以来,唐军轮番上阵、攻势不绝。
为免被彻底击溃,大食不得不投入绝大部分兵力硬扛,明知如此消耗下去必将疲惫不堪,却别无选择。
起初,侯赛因并未多想。
可几天下来,他渐渐察觉异常,唐军明明可以全力压上、一举击溃大食,却始终未尽全力。
这究竟为何?
“唐国人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侯赛因眉头越皱越紧,苦思却不得其解。
“大人,情况不对。”
庞亚德疾驰而至,压低声音提醒:“唐军仅用一部兵力就已占尽上风,若全军压上,我们根本抵挡不住。
他们为何要有所保留?”
他也看出蹊跷,却百思不解,哪有这样打仗的?能一击毙命却偏不发力,用兵一生也未曾见过如此战法。
“我也觉得有异,可尚未想通李乾的意图。”
侯赛因点头,满面困惑。
“大人若一时难解,不如我们推演一番,或能豁然开朗。”
庞亚德与侯赛因关系亲密,才敢如此直言进谏。
“有理。”
侯赛因郑重点头,“若我是李乾,要如何行动,才能获取最大战果?”
“那必是全歼我军!”
庞亚德不假思索答道。
全歼大食军利益极大,不言自明。
“正是。
全歼我军,则自西域至怛罗斯数千里疆域防线尽溃,唐军将如入无人之境,直逼怛罗斯。
可他要如何实现全歼?”
侯赛因剖析道,“我军尚有数十万之众,即便不敌,也可撤退。
唐军虽众,要想围歼我军也非易事,我军至少能撤走十余二十万人。
只要保住这些兵力,就足以给唐军制造巨大麻烦,再想全歼便难上加难。”
用兵之道,欲围歼敌军,兵力至少需一倍于敌。
若大食军决意撤退,龟兹唐军根本无力合围,至多只能追击。
追击虽可扩大战果,却不可能实现全歼。
“要想全歼我军,唐军至少需七八十万兵力,他们显然没有。
那就必须另寻他法。”
侯赛因说到此处,眉头紧锁,沉吟道:“譬如……像眼下这样,先将我军拖疲拖垮,令我们无力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