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麟德殿内,李隆基端坐宝座,眉头紧锁。
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王忠嗣等重臣肃立如松,神情凝重,殿内一片沉寂。
“你们说说……李乾此战,能胜么?”
李隆基终于打破沉默,声音低沉。
李乾将与侯赛因·优福决战龟兹一事,李隆基早已收到军报。
他虽赞同李乾的谋划,对其取胜亦有信心,然此战关系太过重大,令他难以心安。
若胜,唐军便可大举西进,直捣大食腹地,此乃华夏千古未有之盛事,令人神往;若败,大食军必长驱直入,直逼河湟、剑指长安,华夏震动,亦将是史上未有之危局。
“陛下,臣以为能胜!
定能取胜!”
陈玄礼声如洪钟,却掩不住语气中一丝罕见的迟疑。
他与李隆基怀有同样的忧虑,此战关系太大,捷报未至,谁敢不悬心?
“林甫,你以为如何?”
李隆基点名问道。
“陛下,臣……相信李乾必会拼尽全力。”
“父皇,儿臣坚信李乾必胜!”
太子李亨却斩钉截铁,语声铿锵。
“哦?”
李隆基略显意外,微露好奇,“你为何如此信他?”
“父皇向来信任李乾,他可曾让您失望过?吐蕃何等难攻,积石山何等险阻,李乾不也一一攻克?”
李亨朗声应答,列举诸例。
“是啊……李乾确未令朕失望。
吐蕃、积石山都挡他不住,区区大食又岂在话下?”
李隆基先时语带豪情,说到后来却底气渐弱,“可这是大食啊……非吐蕃可比。
其疆域更广、装备更精、训练有素、骠悍善战,更有侯赛因·优福这等雄才为帅……李乾欲胜,难矣!”
李隆基所虑并非无由,吐蕃岂能与大食相提并论?无论疆土、人口还是军备,两者差距何止天渊。
面对如此强敌,谁敢言必胜?纵有胜算,战场亦瞬息万变。
上一刻或胜券在握,下一刻便可能全线溃败,尤其当对手是侯赛因·优福这等传奇名将。
“王忠嗣,你曾与大食交手,你来说说。”
李隆基目光转向王忠嗣。
“陛下,臣以为李乾所谋甚大。
即便由臣统军,也未必能筹划得更妥。”
王忠嗣虽憾未能亲征,心胸却坦荡,坦然承认李乾布局之高明,甚至自愧不如。
他话锋一转,又道:“然谋划愈宏,风险愈高,侯赛因·优福逆转之机也愈大。
此战李乾取胜艰难……成败与否,唯有倚仗临阵决断、沙场见分晓了。”
再精妙的谋划,也需倚仗战场上的临机决断与果敢指挥。
历史上,多少天才的布局因指挥不力而功亏一篑、惨淡收场。
“如今,我们唯有等待。”
李隆基深知,眼下除了静候战报,他别无选择,只能耐着性子等待。
“西域大捷——!”
“歼灭大食三十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