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放心吧?”
王秀英也不想催赵林去干活,但天天被人盯着,吃饭都被盯着,她也很不习惯。
虽然婆婆不乐意上门,但有村长夫人和大禄嫂子时不时上门陪着,怀孕之后该懂的事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有没有赵林在家都一样,简单做一口吃的也不会累到。
赵林看她确实身体不错,才放心出去干活。
地里的蔬菜也该收了,再不收割该老了。
这一批收割完得换种夏天的其他蔬菜,他还真没时间天天守着自家媳妇。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菜地也要早晚浇两次水,这个工作量就不是一般大。
除了菜地,藕田的藕也需要施肥,不要以为藕种下去就不用管,想要藕长得好,一样要有肥料。
藕池里还有鲫鱼,也不是什么肥都能用,他查了许多农书,又努力回忆小时候的记忆,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种藕。
最后也没有个准确的答案,只能深度用绿肥。
在池里种一些浮萍,再就是扔一些菜籽饼进去,行不行试一试就知道了。
池塘里除了鱼和莲藕,还有卖鱼的摊主送的菱角。
因为他不会种,活得不多,但也有几株还活着,不指望丰收,但留个种应该没问题。
小小的池塘东西太多,赵林想着要是行,明年还是得再挖一个池塘。
或者菱角就不种了,这东西不是不好,是不如莲藕好运输贮存,想赚钱怕是有难度。
第一批肥料投下去半个月莲藕都没事,赵林心里也有底,以后再种都可以放心用绿肥。
自家的菜籽饼不够可以买村里其他人的,有钱应该有人乐意卖。
等到荷花开,藕田的管理才轻松一点,不用再像之前生长关键期施肥。
少一件活是好消息,但天气越来越热,菜地里的活更不好干,稻田里的水稻也渐渐变得金黄色。
水稻要收割,又一轮双抢到来。
赵林想着今年自家只有一个人,王秀英大着肚子,让她做饭都不放心。
他干脆全部请人收割,还好他种得早,比村里其他人的稻谷都早成熟,一说要请人,很多人都乐意赚这个钱。
李桂花知道后又撇嘴,她把所有事情都怪到王秀英头上,认为是她怀孕才拖累赵林,让他什么都干不了,割个稻还要请人干活。
赵有德听到也没管她,只在家里说说,外人也不知道,他也懒得天天说教。
王氏倒是羡慕王秀英好命,同姓王,她就没这个好运气。
赵大麦已经算好的,但她不下地是不可能,自家的房子还没开始建,哪舍得花钱请人干活。
她不想偷懒,但还没到下地干活的时候,就被诊出怀孕。
这个好消息还是吴大夫诊出来的,她也是运气好。
随着王秀英月份渐大,赵林不放心让她去县城颠簸,就花高价把吴大夫请到村里问诊。
一个月也只跑一趟,看在钱的份上,吴大人倒是很乐意跑这一趟。
王秀英没事,王氏却在干活时头晕眼花,吓得小云哇哇大哭求救。
李桂花嘴上把儿媳妇骂得再凶,见王氏身体不舒服还要干活,也担心她有事。
一边让家里男人请大夫,一边骂王氏是个没用的。
赵林倒是不想管这闲事,但李桂花找上门的时候,正好遇到吴大夫。
学徒身上大大的药箱挂着,他也不能说不管,只好让吴大夫跑一趟,诊费还是他先垫付的。
不过没关系,这钱他肯定要找赵大麦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