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忙活大半天把全部小鸡送出去,剩下身体强壮的小鸡就省心多了。
每天只需要给它们吃喝,再定时挪出来晒太阳就好。
院子里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鸡叫,隔着围墙都能清楚听到。
路过的村民听到好奇打听,赵林倒没有瞒着的意思,有人部就直接说了。
“什么?你哪来的这么多小鸡?”
蔡长生是个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凑的人。
明明没他什么事,听到有人说话就凑过来,还是两家离得太近。
他不仅自已看热闹,还招呼其他人过来看。
赵林不想回答蔡长生的问题,这家伙在他心里就没个好印象,也就是两家住得近,他不好开口赶人。
没有得到回答,蔡长生也不觉得尴尬,继续闲聊。
赵林不回答,还有其他人说话。
又跑来几个看热闹人,他不缺说话的人。
姚氏也混在人群里,她这个经常上门的人都不知道赵林孵化小鸡的事,此时也是一脸惊奇找王秀英打听。
人群一下子分成两拨,男人围着赵林转,女人围着王秀英打听。
这么多小鸡,他们拿什么养,怎么养都是个问题。
别好不容易养大,犯了鸡瘟死早光光就不划算。
大家倒不是替赵林担心,而是担心鸡瘟传开影响到自家。
以前村子就经常发生这样的事,一家的鸡死,全村的鸡陆陆续续都跟着死,连病因都找不到。
死的鸡只能留着自家吃,太不划算了。
赵林正愁没机会宣传卖小鸡的事,这人的提问算是问到他心头上。
马上答复:“家里养不了这么多,这些都是打算要卖的小鸡,你们谁家要,都可以来买。
亲戚朋友要也可以介绍来买。
最开始一个月打九折,越到后面价格越贵,要的趁早下手。”
价格多少都是自已说了算,赵林说九折就是九折,说不是也不是,大不了把价格抬高一点再卖。
越到后面价格越高也是考虑到小鸡养在家里,每多养一天就要增加成本,不加价怎么行。
村里人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卖小鸡,以前谁家要养小鸡都是自已想办法孵化,没有老母鸡就想办法借老母鸡,或者买老母鸡回来。
像他这样单独卖小鸡的法子倒是新鲜,但也有人心动。
买一只老母鸡贵不说,孵小鸡也不一定能完全成功。
赵林这里的小鸡可是活蹦乱跳的,买回去肯定能行。
精明的村民已经开始问价算账,只要价格合适,他们还是乐意买。
家里有老母鸡的也心动,有现成的小鸡谁愿意让老母鸡孵化,孵不孵得出来还是两说,还耽误下蛋。
不孵小鸡的话,老母鸡每天都能下蛋,这一进一出的账大家还是算得很明白。
买,必须买,早买早好,赶在年前把鸡养大,拿到城里还能再赚一笔。
晚了,等完年鸡就不值了。
年一过,别说鸡,什么都不值钱。
大家不仅自家要买,还要通知亲朋好友过来买。
赵林可是说了,家里的小鸡就这么点,先到先得,错过就没有。
别说没有,就是有也没人愿意多花钱,一天一个价,这谁能受得了。
村民们一个个嘴上喊得热闹,真到掏钱的时候,又变得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