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榜的人太多,书童能挤进去也不一定挤出来,不如守在茶楼,高中后自会有人报喜。
赵林没吃过猪肉也看稳过猪跑,知道这个时候急也没用。
小二上了好茶和点心,王耀学根本没心思喝。
赵林看了一眼四周,和他一样还有心思喝茶的少有。
所有学子都紧的注意着对面,连说话的声音都很小,就怕太吵错过对面放榜的声音。
平日里再高谈阔论的都安静下来,想说的话可以留着高中后再说,要没有高中说多话反倒是笑话。
一时间茶楼安静到能听到沉重的呼吸声,赵林原本不紧张的心情也受影响,有些不安。
他在想王耀学要是没中,该怎么安慰才最好。
他这个最不会安慰人,早知道该提前想好才对,临时组织语言已经不会。
在赵林胡思乱想的时间,紧张的放榜时刻已经到了。
专业报喜的队伍还没来,但榜单已经贴出来,早就守在放榜处的各家下人已经吵吵嚷嚷。
也有混在其中的好事者大声读着榜单上名字,可惜隔太远,根本听不清楚。
有心急的人已经站起来,明知道什么都看不清,但还是要站起来等。
王耀学倒是没有失态到站起来,但心里也着,和赵林聊天都是有一搭没一搭。
虽然聊得心不在焉,但也比其他学子好很多,就这份淡定劲就是当官的料。
赵林是佩服的,他自问做不到。
等到报喜的队伍出现在茶楼附近,举子们更不淡定,都期盼自已能高中。
赵林看一眼王耀学,发现他眼里没有期盼,还夸了一句。
王耀学没说话,他可不是心态好,是不想中三甲。
成绩都是从后往前报,他想高中,但更希望迟一点收到喜报。
这点小心思不足为外人道,不然说出来该招恨了。
多少人考了几十年都不能高中,他还嫌弃同进士不好。
好在他的希望没有落空,报喜的队伍一波又一波,一直没有报到他的名字。
赵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想要说点好听的,又怕希望越大后面失望越大。
他可不想王耀学发疯,考不中大不了三年后再来。
不需要他考,还是说得很轻松。
王耀学却不想再来一次,不说进京路上的辛苦,就是关进考场的九天就没少受罪,他不想再受罪,有一次经验就够了。
报喜的队伍已过去几波,他们坐的茶楼已经有三名学子高中,不过都是同进士。
有些自觉没希望高中的举子已经围着三名新科进士拉关系了,王耀学还是淡定坐在位置上。
他不急,旁边的书童急,想要亲自去看榜,却被他拉住不让去。
只剩下最后几十个名额,很快就能等到结果,前面都能等,也不在乎再多等最后一会。
正在这个时候,又来一支报喜的队伍,赵林似乎听到王耀学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