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明日我与你一起去花圃,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少年唇红齿白,眼里含着笑意,居然也有了一种芝兰玉树的清雅模样。
姜梨伸手想要揉揉他的头,等伸出手,却发现他已经高出了她许多,只得将手在他肩上拍了拍,“花圃里哪里用你帮忙,你好好温书。”
姜瑾辰有些好笑的斜睨着她的手,姜梨轻咳一声收回手,维持着长姐的风度,“阿娘还没有回来吗?”
“回来了,说是今日下雪,正好煮一个锅子。”姜瑾辰笑着望向锦儿手中的盒子,“那是什么?”
“这是姑娘暖房里种的茶花,姑娘剪了一些,说是给王夫人和钱姑娘送些过去。”锦儿打开盒子拿了一支茶花出来,“公子觉得可好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阿姐种出来的花,自然是好看。”少年看向姜梨,与有荣焉。
姐弟俩正说着话,薛明珠已经大步走了过来,看到姜梨姐弟,笑着道:“人到齐了那就早点开饭。”
她让人将桌子搬去廊庑下面,正好可以边吃饭边赏雪。
今日厨房做了锅子。用鸡汤吊的锅底,配了冬笋、香菇十多样菜烫着吃。又置了酱鸭舌、糯米藕两样姜瑾辰和姜梨都喜欢的小菜。
炭火烧得正旺,三足铜炉上的鸡汤咕嘟作响,鸡汤的香味随着白色的热气四散开来,让人食指大动。
姜梨脱下斗篷递给锦儿,薛明珠已经坐到桌前,亲自给她姐弟俩一人舀了一碗鸡汤。
暖暖的鸡汤下肚,整个人便熨贴起来。姜梨今日第二次感叹,这才是她想要的日子。
薛明珠笑看着一双儿女,一年前,她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姜家的日子会是这样,若是早知如此,她早就与姜衡和离了。
夷姑端上温好的黄酒,此时雪又大了些,簌簌如梨花漫卷。
“阿娘,我们明日去大觉寺赏梅吧!”姜梨夹了一筷子酱鸭舌吃下,“这雪明日一时半会停不了,飘着雪赏梅最有意思。”
薛明珠淡笑着看向姜瑾辰,“辰儿陪你阿姐去?”
少年略有些为难的看向姜梨,“明日我已经与不依约好去陆山长家里,要不阿姐改日又去?”
薛明珠白了他一眼,“你今日刚放冬假,怎么明日就要去陆山长家里?”
“陆山长的生辰,我与不依已经约好为他庆生。”
这可是正事,薛明珠望向姜梨,“皎皎,明日铺子里正好有一批新货等着入库,要不改日?”
“阿娘和瑾辰去忙就是,明日晏将军也要大觉寺赏梅,邀我同路。”姜梨低头喝了口黄酒,却不慎被呛住,捂着嘴咳了起来。
薛明珠与儿子交换了个眼神,原来请她们是假,想要与晏行一起去大觉寺赏梅才是真。
姜梨咳嗽完,才察觉周边诡异的安静。她疑惑的望了望旁边的母亲和弟弟,“怎么这样看着我?我哪里说错了吗?”
姜瑾辰笑着打趣,“阿姐想与晏将军去大觉寺赏梅就直说,为何还要叫上我和阿娘。”
姜梨瞬间红了脸,她作势要起身去撕姜瑾辰,“阿娘,你看瑾辰,我今日非撕烂他的那张嘴不可。”
薛明珠坐在中间,笑着按住姜梨的手:“好了好了,辰儿也是随口说笑,你这做姐姐的,怎么还和他置气。”
她给姜梨夹了块冒着热气的冬笋,“晏将军是个稳重人,你们既是朋友,一同赏梅也无妨。”
姜梨便红着脸,低着头喝汤。
薛明珠看着女儿,心里突然多了桩心事。
她不是那古板之人,特别是与姜衡和离之后,更觉女子只能困在内宅的论调迂腐。
晏行文武双全,又是忠良之后,若是皎皎真能嫁给晏行,那也是极好的事。只是怕就怕晏行没有那份心思,而女儿偏又动了那份心思。
女儿家可不比男子,婚姻大事更是马虎不得。
吃完了饭,姜梨便回了漱玉轩。薛明珠算着她洗漱完,后脚也到了漱玉轩。
屋里暖意融融,上好的银丝炭一点烟味也没有。
锦儿正在给姜梨熏头发,薛明珠屏退锦儿,自己帮女儿熏着头发。淡淡的茉莉花香十分好闻,姜梨眉眼弯弯,望着铜镜中的母亲,“阿娘,这是我暖房里种的山茶,好不好看。”
山茶已经被锦儿插在了花器里,剩下的姜梨让人送去给了王夫人和钱慧兰。
“好看,”薛明珠由衷的赞道,“我女儿种的花都好看。”
姜梨双手交叠垫着下巴,“等明年春日,花圃里的那几盆芍药老桩便可以出售了,阿娘,到时候我便可以养活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