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策英往往是两种法子都用一用。
要是有了兴致,主观意愿有意临幸于谁,那就自主决定。
要是眼花缭乱,一时不知该临幸于谁,那就翻牌子。
司礼掌印太监身后,已有一位小太监端着盘子。
赵策英望了一眼盘子,摆摆手:“免了。”
“近来,俊儿身子骨越来越差,且去坤宁宫吧。”
言下之意,自是临幸皇后高氏。
“诺。”
李宪得了指令,一挥手,自有小太监匆匆向着坤宁宫赶去,通知皇后于宫门处迎接君王。
赵策英负手,缓步向着坤宁宫走去。
约莫一炷香,便抵达了皇后寝宫。
“官家。”一入寝宫,高氏万福一礼,眸光温婉。
妃嫔近十人,即便是皇后,受到恩宠临幸的次数也是非常稀少。
如此,自是珍惜新帝临幸的机会。
赵策英挥手,问道:“俊儿怎么样?”
先帝无子,最终无人承继大统。
任谁登基,都能吸取教训,赵策英非常重视子嗣的绵延问题。
皇后一招手,自有嬷嬷抱上熟睡的小皇子。
赵策英点头,搂过孩子,轻轻摇晃起来。
嬷嬷与宫女齐齐退了出去,妻子温婉的望着丈夫,丈夫搂着孩子。
一时间,倒也算得上温馨。
约莫半柱香,皇后忽的面露迟疑,欲言又止。
“怎么了?”
赵策英问道。
高氏是他的发妻。
即便登基,他也秉持着以丈夫的姿态应对于她。
“听说,有人举荐国舅入边征战?”高氏试探性的问道。
赵策英搂着孩子的手不经意的一顿,面色平和:“不错,是有这回事。”
“不过,朕信任江卿。”赵策英淡淡望了一眼皇后,点到为止。
西夏入侵,注定了有人得领兵抵御,还起码是十万起步。
谁领兵都不能比江卿更让他放心。
高氏瞥了一眼皇帝,见他面色正常,并无异处,不免心头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