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热了竟然还脱衣服。
边沿的号子里,孙传庭愣愣的望着余令。
望着余令后背那一道道的疤痕孙传庭久久都没回过神来。
他身上的这些疤是怎么来的,刀伤?箭伤?
除去第一场的三天,剩下的两场一共六天的时间。
余令依旧是第一个交卷,然后站在那里打熬身体。
在这六天的时间里,余令成了考场的名人。
这真是一个怪胎!
刘敏宽望着余令,忽然掩面道:
“小余令,心气不能散啊,心气不能散啊。。。。。”
考试结束之后余令没有和任何人交际,全家搬到了城外的庄园里。
也就是兵部尚书送的那个宅子。
宅子又大又宽敞!
“余令不服啊,从城里搬到了城外,有意思的大明人!
传我命令,计划变动,让草原的鞑子上,他们那个什么王不是要买余令的人头么,把消息告诉他们!”
“是!”
八月十八是皇榜张榜的日子。
这一日,只要不忙的都会拖家带口去看皇榜,让自家的孩子沾沾文气。
好看的小娘子也精心打扮准备去看热闹。
在宋朝的时候,科举考试发榜时,权贵或富户家庭会占据好位置,争相挑选新科进士为婿。
为榜下捉壻。
“捉婿”本质其实不是为了“婿”,是为了利。
其实会考之后也不会捉婿,会考放榜只是为了物色。
这个时候的进士那都是香饽饽,先旁敲侧击地打听情况。
真正的捉婿是在殿试放榜后。
宋朝的时候最夸张,夸张到直接绑人塞进轿子抬走。
好多女儿也不是真的女儿,有干女儿,也有“瘦马”。
等到了大明,洪武爷很不喜欢这个习俗,杀了一批人,这种风气才好了一些。
不过也只能止住一时,明面上没有了,全躲到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的弄。
可也有真的。
有的人利用异地信息不通、户部转文慢这个机会,早就把有潜力考生的信息搞到了手。
出手就是直捣黄龙!
昔日宋朝抢婿的风采看不到了,但那股看榜单的热乎劲可依旧在。
太子也来了。
自从当了太子之后,每隔三年的会试张榜他都会来,他会站在高处看着,记着每个人的脸,每个人的名字。
唯一可惜的是,当初诗会看中的那批人……
泯然众人矣!
虽如此,他还是来,他真的想做点什么。
可事到如今却什么都做不到,今年又来了,依旧只能静静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