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朝海棠伸手,海棠会意,摸出一角碎银递给谢莞娘。
谢莞娘将那块约莫一两重的碎银递给阿炳,“辛苦炳叔了,这钱您拿去打酒。”
阿炳乐呵呵收了,“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谢莞娘冲他笑笑,然后又吩咐老洪,“洪叔,你派个人去趟郝叔家,就说等明天上午我就过去给他和陈婶请安。”
老洪点头,安排了个沉稳但却不失机灵的同伴,过去给郝玉和陈氏传话。
想了想,他又让人腾出一匹马,“阿炳,这匹马借给你骑。”
阿炳高兴的直搓手,能骑马当然好过他用两条腿走。
虽然郝玉给了他吃饭喝茶坐车的钱,但这钱到了他兜里,他舍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就又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毕竟他可还有一家老小要养。
他是郝玉同袍年纪最小的弟弟,他大哥在郝玉因伤退伍之后没多久,就不幸死在了战场上,之后就是他二哥、他三哥。
就在他以为很快就会轮到他自己时,新朝建立,异族短暂蛰伏,他四哥幸运地活了下来。
再之后,郝玉跟随江远来了易县,他想起昔年战友,遂一家家的让人去寻。
他的人根据线索找到阿炳一家所在的村子时,阿炳一家已经穷的忍不住开始吃土了。
野菜榆钱、草根树皮,甚至苫房草,只要是能吃进肚子里,且还一时半会儿吃不死人的,他们家人都已经将之纳入食谱。
但就算如此,因为家中人口众多,且多是老弱妇孺,他们一家人却还是常年都处在饥饿状态。
是郝玉给了他和他两个侄子每人一份差事,他们家才从明知吃土吃多了会死,但却还是需要少少吃一些观音土充饥的悲惨境地,一跃成为已经能够每天都勉强吃上两顿饱饭的、令村里人无比羡慕的幸福之家。
他家里人对如今的处境十分满足,但阿炳却因为见识了外面的世界,愈发想要让家里人过上真正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也是因此,他在所有需要他自己花钱的事情上,都会下意识地尽可能俭省。
郝玉派他过来蹲守谢莞娘等人的这几天,他为了省钱,不仅每天都早出晚归,靠自己的两条腿通勤,而且还从来都没有在外头的食肆用过午饭。
茶楼免费续水的最便宜的茶,以及两碟最低价格的点心,就是他蹭炭火加吃午饭的全部花费。
甚至如果不是因为,一旦他在茶楼耽搁的时间久了,单靠两条腿,他会追不上谢莞娘他们的车队,他也不会数都不数,就掏出一把铜板扔给茶楼掌柜。
本来奔跑途中,他都还在为自己多花了一些铜板而肉疼,却不想甫一见面,谢莞娘竟然就又大方地给了他赏银。
现在谢莞娘的护卫又借了马匹给他,让他不必再花钱租车,他顿时就愈发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