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汉母后我不想努力了笔趣阁 > 200210(第10页)

200210(第10页)

也是,别看陆贾从不掺和儒门内部事务,陆贾真的不希望儒家壮大吗?不见得。

他不像张苍师从荀子,天然有着出身与底气,儒家壮大了,对他来说只有好处,因为他身上永远贴着儒生的标签。

就像张苍见到好苗子贾谊,便倾尽全力教导一样,一旦遇上欣赏的儒家英才,陆贾也会不吝提携,“以教化使南越万民归心”

,这样的前景,谁不动容?

哪怕是水中月镜中花,他也要试一试,凭他是儒生,是汉人,是陛下的良臣。

叔孙通深吸一口气,从回忆中抽身,大步踏进了宣室殿。

入眼两只膘肥体壮的大狼,皮毛光滑油亮,他当即一笑,眼底浮现喜爱,然后下拜下去:“臣,叔孙通参见陛下。”

第204章

“奉常公免礼,快坐。”

刘越心知叔孙通找他有事儿,指了指旁边的坐席,叫人端上茶水,露出一副倾听的神情。

光是这幅重视的模样,就足够老臣们开心了,每每回府都会感叹,天子礼贤下士,实乃大汉之幸。

叔孙通作为吹天子吹得最凶的人之一,闻言一揖手,自如地盘腿坐下。

他也不啰嗦,寥寥几句铺垫,便说明来意:“……陛下也知,我儒家子弟或钻研论经,或入乡为吏,却还有更多的弟子,遗憾不能大展拳脚,为陛下尽忠,大汉尽责。”

说到动情处,他揩了揩眼睛,放下手的时候,眼眶都有些发红了。

“……”

刘越心里浮现六个点,就这么看着他表演,表面点了点头,示意叔孙通继续。

叔孙通余光瞄着,见此收到鼓舞:“通每每思及,夜半难眠,辗转反侧。

那些弟子的出路到底在何方?他们又有什么长处,能为陛下分忧?”

说着,慷慨激昂起来:“经我儒门上下讨论,教化才是出路!

孔师言有教无类,通深以为然。

在我汉境以外,有多少愚民未启民智,不能说汉话,衣右衽,以汉人自谓?臣今日来,是代三千弟子向陛下请愿,愿远赴境外,施教化之功,抚平陛下心系苍生的忧愁。”

刘越:“…………”

刘越眉心抽搐了下,半晌听懂了叔孙通的意思,他说:“爱卿,说人话。”

叔孙通轻咳一声,借喝茶掩饰了内心的不自在,心道陛下这是没被他迷惑啊。

唉,为了达成目标,他也是豁出去了:“儒家三千子弟,愿入境南越……”

刘越陷入沉思。

他倒是真没料到,儒家愿意走出这一步,还另辟赛道,盯上了南越国。

想也知道,他们是被蒯通封爵给刺激了。

刺激之后,便是激烈的思考,在儒生看来,但汉境之内,大展拳脚的地方很小,有南阳郡的前车之鉴在前,陛下和太后,能全心全意地信任他们吗?不能。

且有黄老显学把持,法家墨家虎视眈眈,他们作为“小众”

,想要派人在各大郡县顺利地传道授业,做梦还差不多。

但境外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有汉学基础的南越国,那可是一块思想干净的土壤,还没被哪一家霸占,深耕几下,说不定有惊喜在里头。

刘越露出若有似无的笑容,转眼消失无踪。

片刻为难地道:“爱卿的提议,朕还要和太后讨论讨论。

儒家准备派出几位儒生?”

叔孙通立即道:“三千。”

刘越:“?”

他以为“三千”

只是虚指,没想到是写实,刘越沉默了一会儿,由衷道:“我和母后就算同意了,恐怕南越王也不会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