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雷达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控阵雷达,也可以被称为“相位可控阵列雷达”
。
其实就是很多个雷达集合在一个雷达系统上,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几千个小雷达组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扫描。
类似于昆虫的复眼,想要扫描哪个方向,就调动部分小眼睛盯着那个方向。
对比传统雷达,相控阵雷达不仅无需再不停旋转就可进行全方位扫描,还可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且重量得到也大幅减轻,堪称全面进化。
一步步的推导,姜竞株在推导手稿上写下无源和有源两个类属。
传统的无源相控阵雷达也并非毫无缺陷,由于依赖于单一的大功率发射机,雷达系统的功率极易过载,散热问题难以解决。
这就决定了,如果雷达作为被攻击的主要目标,一旦无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射器或接收器遭受攻击,就会彻底瘫痪!
一句最简单的淘汰理由,无源相控阵雷达逐渐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需求环境。
改变这种困局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应需求而生,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关键特性在于其每个天线单元均配备了独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
以一个易于理解的比喻来说明,有源相控阵与无源相控阵的差异可以类比于中央空调系统与壁挂式空调系统的区别。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一旦外部机组出现故障,整个系统的运行都会受到影响;而壁挂式空调由于每台都拥有自己的外部机组,因此一台出现问题并不会影响其他空调的正常运作。
因此,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很多方面弥补了无源相控阵雷达的局限性!
雷达的发展和原理在姜竞株意识海深处,交映生辉,一个个复杂的电路设计,在姜竞株的笔下逐渐成型。
滤波电路设计、分析电路设计···
有源相控阵雷达,正是姜竞株最终的研发目标。
相控阵雷达,只是她向上进发的跳板!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取英语长的首字母,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
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坐标上的某点····
一个个换算数据,凝现在姜竞株的意识海和笔端,她的研发设计,也越发的清晰。
电信号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因此在数学描述上可将它表示为时间的函数,手稿上呈现了着波形的具体,以数学物理基础学科推导技术应用,这是姜竞株的拿手绝活。
目前雷达主要使用电子管作为核心器件,雷达系统多为非相参体制,即发射和接收的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不具有严格的相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