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临安从稿纸中抬起头来,微笑着看向推门而入的来者,随意敲了敲桌子上散落的纸张。
“真没想到您又回到了这里。”
“还是在老地方工作氛围舒服些……刚好完成了几个计划案,请老板过目。”
“使不得使不得,我们最多算平等合作。”
唐文连忙制止试图站起的钱临安,坐到他对面直接找图画最多的稿纸,那是他唯一能看懂的。
一眼看到的是……航天飞机?
那是一枚看起来就比较特别的火箭,尾部安装有3台土星五号的F1发动机,尺寸比土星五号小一圈,但很特别的是二级往上是一架小型航天飞机。
旁边是另一枚相同的火箭,只不过顶端是正常的整流罩,下面是登月方案的说明:
这种新火箭代号G7,直径9米、总重1800吨,一级搭载3台F1液氧煤油引擎总推力2100吨,二级搭载3台J2液氧液氢引擎总推力265吨,三级则根据任务需求灵活改变。
若采用三级构型,则增加一级火箭以及1台新研发的J2减重版引擎(真空推力6吨),总重70吨,能将27吨载荷送到月球,这恰好就是月球着陆器的重量。
如果三级替换成航天飞机,航天飞机空重7吨,最大起飞重量55吨,可以被火箭直接送入轨道,也可以被直接送向月球,最终到达后质量在18吨左右。
显然,这是一个两枚火箭、两次发射、月球轨道对接登陆,再脱离利用航天飞机返回的方案。
和2028年CASA登月的方案如出一辙。
唐文立即察觉到好处是降低了火箭研制难度和成本,G7火箭相比土星五号轻了不少,造价和制造时间都显著降低,并且有效利用了土星五号上成熟的部件。
两枚G7火箭的零件数量虽然超过一枚土星五号,但相对造价一定更低,所以成功概率也更高。
另一个好处是航天飞机从月球返回时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冲向大气层,利用气动减速来减少燃料消耗,变相就能多带一些设备和补给,或者多带些月壤回来。
“非常…稳健的构想,但是钱教授,现在我们既没有航天飞机经验,也没有太空对接经验,何况是在月球。”
“所以这是Plan-B,是未来长期往返月球的设想。”
钱临安说着从桌子旁拿起一个小航天飞机模型和地球仪:
“除了航天飞机是重复使用的,月球着陆器也是可重复的,着陆器一直在月球上上下下徘徊就像一部电梯,只需要我们定期发送燃料罐过去就行。
而航天飞机就是班车,负责地月往返对接着陆器,以后常态化登月就不必像阿波罗一样制造一艘扔一艘,只消耗燃料罐子就好了,从而能够快速地建立起月球基地。”
看着钱临安手中的航天飞机在地球仪和充当月球的笔筒间转圈,以及和充当着陆器的水杯对接分离,唐文肃然起敬:
他是带着玩票性质,可钱教授已经切切实实想到真殖民月球了!
未来NASA重返月球计划也是如此,只不过是靠星舰实现。
心思也似乎随着手中模型飘到太空的钱临安继续开口:
“至于快速登月的Plan-A更简单:
第一枚G7火箭搭载登陆器+加强版神舟飞船,总重60吨被送入近地轨道,第二枚G7火箭则送一个加强燃料罐的推进火箭上去,这一级火箭与着陆器-飞船组合体对接,形成总重120吨的新组合体飞向月球。
等推进火箭燃料耗尽后着陆器-飞船组合体掉头减速泊入轨道,此时重量还剩40吨左右和阿波罗差不多……就这样。
近地轨道对接多做几次实验是有把握的,即使出现意外也风险可控。”
唐文:“我能感觉到您设计G7火箭还有更多用途。”
“你对航天的嗅觉很敏锐。”
钱临安欣慰地点头,然后才解释道:
“由于二级采用高比冲的J2引擎,G7火箭在基础二级构型下就能将60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