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在晋阳的南城,已经修建了一座可以容纳数千人广场。
广场东西南三面皆有供人休息、观看的坐台。
广场的北面修建着一座高大的平台,上立高大九丈的九重华盖。
北面亦修建着不少的看台,但是那些看台有别于东西南三面的看台,这里的看台,与北面最中央的高台相同。
无数土黄色的旌旗林立在看台的之上,在朔风吹袭之下,旌旗招展,传出猎猎的响动。
这处广场,一般只有在太平道的符祝讲经传道之时,才会开放。
但今日无人讲道,却也热闹非凡。
晋阳城中各坊市的大门都全部开启了,在今日黄巾军解除了晋阳城的禁令,准许各坊市自行流动。
为了保持治安,大量的军兵也进入了城内。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巡逻队,在坊市中缓缓行进,他们警惕打量着周围的人群的一举一动。
腰挎雁翎刀,身穿玄衣的鹰狼卫缇骑,三三两两游走在坊市之间,维护着治安。
大部分的百姓都在向着南城的方向移动。
因为在南城,正有一场盛大的典礼在举行。
日上三竿,晋阳城的天气正好,既不是太炎热,也不是太过于寒冷。
广场之上,已经站满了黄巾军的兵丁。
一面面高大的旌旗林立在其中,刀枪如麦穗,戈戟似麻林,旌旗蔽空,人山人海。
广场之上,站立的尽是黄巾军中的精锐。
武卒营、锐士营、陷阵营、黄天使者、骁骑营,一众出阵朔方的军队,共选取了四千人,皆在其中。
四千余人列阵而站,除了风吹旌旗所发出的猎猎响动外,并无其他丝毫的杂音从其中传来。
四千余人的军阵无人喧哗,无人吵闹,彷佛是泥雕木塑一般,不由得令周围的百姓啧啧称奇。
广场平台的正下方,放置着一口青铜铸造而成的大鼎。
鼎为方鼎,有四足,双耳,鼎身上,勾画着古朴龙纹。
鼎身上除了龙纹,勾画着龙飞凤舞的三个打字——“并州鼎”。
东西南三侧的看台上,聚集的全是普通的民众,还有维持着治安的鹰狼卫缇骑。
北面平台两边的看台之上,所端坐的正是黄巾军中的将校。
而许安就坐在九重华盖的下方。
阎忠坐在许安的右侧,刘辟正襟危坐于许安的左侧。
平台之上,数十名黄天使者分立于四周。
许安所要加的火,就是这一场大典。
光和七年,百万黄巾覆灭,张角病死,张宝、张梁被杀,太平道的起义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许安和刘辟、龚都三人带着残兵后来占据了太行山。
而且许安又接连在对汉帝国的战争中,夺取了胜利,甚至于一举拿下并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