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至德老脸微红,道:“其实是他们说倭国给义慈援助了大量铠甲和倭刀,我这才同意了。”
张柬之目光闪动,道:“戴寺卿,请先用膳,膳后,我们一起去见百济人,定让他们答应条件。”
戴至德大喜,一把抓住他的手。
“老夫中午吃的多,现在不饿,咱们现在就去。”
张柬之朝家仆吩咐了两句,随戴至德一起离开巷子。
刚到十字街,忽见米铺外一名男子大喊。
“米价又降了,十五文一斗,快来看,快来买啊!”
此话一出,周围不少百姓都围过去瞧热闹。
戴至德微微一惊,侧头看向张柬之。
“张老弟,真被你说中了,你怎知米价要降?”
张柬之道:“去年我随陛下去河北考察时,便注意到,河北去年庄稼的长势极好,又无水患,年底必定丰收。”
戴至德道:“既是去年丰收,为何直到现在才降价?”
张柬之道:“陛下改了税制,百姓纳粮后,官府需要到地方粮铺售卖成铜钱,再运到长安。
故而普通人并不知道收成情况。”
“下官这几日经常去户部关注此事,约莫就是这几天,各地赋税就会送到户部。”
“只要户部的赋税消息传开,粮商们就会知道各地丰收,粮铺的粮价自然要猛降一波了。”
戴至德感叹道:“老弟心细如发,愚兄敬服。”
两人继续北行,不一会,各处响起了宵禁的鼓声。
低沉的鼓声响彻全城。
鸿胪寺就挨着朱雀门,鼓声也格外响亮。
道琛站在窗边,望着远处的朱雀门方向,露出深思之色。
忽听门外传来敲门声。
“请进。”
吱呀一声,金燕推门进来了。
“左王阁下,那位戴寺卿还未过来,倘若他恼羞成怒,去皇帝面前说咱们坏话,只怕你我就要空手而归了。”
她提醒道。
道琛用百济语道:“他不会。”
“您怎么知道?”
道琛道:“其实从大唐一开始就答应给咱们三千铠甲,就能看出,在唐朝皇帝心中,我们非常重要。”
“试探出这一点后,我们自然要为国家谋取更多利益。
一万唐刀算什么,等着瞧吧,我这次的胃口可不止这些。”
金燕沉默了一会,道:“您就不怕惹怒大唐皇帝,最后什么也拿不到吗?”
道琛微微一笑:“我刚才说了,在大唐皇帝心中,我们非常重要,他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跟我们破脸。
再者,我会小心注意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