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琛听到此处,脸色苍白。
百济与新罗不同,高层都是扶余人,与高句丽关系极为亲密,尤其是军事方面。
高句丽的军官,对他们内部的虚实,可谓一清二楚。
百济严重缺铁,冶炼技术也很差,根本没有能力自行生产铁甲。
国内的几百具铁甲,也都是高句丽援助。
幸好百济还有一定的畜牧业,能自行制造皮甲。
不过也不多,只有将领才能穿戴皮甲,铁甲和皮甲加起来,也才数千。
张柬之冷冷道:“我大唐给你们的三千铠甲,虽然老旧,却有一千是铁甲,用的是先进的灌钢法炼制。”
“此等铁甲,放眼各国,想买都买不到,你却还在这挑三拣四,贪心不足。
若是百济都是阁下这种人,我定要上奏陛下,取消对你们的支持!”
道琛脸色惨白,颤声道:“张少卿息怒,此事全是本人愚昧无知,自作主张,这才闹了笑话,与我家大王无关,还请两位恕罪。”
语毕,长身一躬。
张柬之道:“念在你们刚刚归附,此事可以不予追究。
那三千铠甲是大唐支持你们的诚意,你们是不是也该展现出谢意。”
道琛忙道:“大唐肯馈赠如此厚礼,鄙国本该报以重谢。
然而府库中的财物,早已献给大唐,还请张少卿见谅。”
“这样,等鄙国击败义慈,收服全国后,一定再上呈给大唐一份重礼,以做答谢。”
张柬之道:“张某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道琛心中一咯噔,隐隐有不好的感觉。
“您的办法是?”
“很简单,你们允许我唐军,驻扎熊津港五年,抽取海贸商税。”
道琛变色道:“这……”
张柬之望着他,道:“我唐军在熊津港驻军,对贵国也有好处,倘若贵国战事不利,我们也能尽快支援。”
道琛露出犹豫之色,朝金燕看了一眼。
后者点头道:“正使,张少卿说的有理。”
道琛深吸一口气,道:“此事我还需派人回禀大王,方能做决定。”
张柬之道:“也好。”
道琛不再多言,带着金燕告辞离开。
戴至德试探道:“张老弟,你提出的这个条件,可是陛下的意思?”
张柬之道:“不,还未向陛下奏报。”
戴至德惊道:“那岂不是太莽撞了。”
张柬之笑道:“戴寺卿不必担心,明日面见陛下时,我自有说辞,让陛下同意。”
戴至德感慨道:“老弟之能,我已见识过了,没什么不放心,明日我和你一起面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