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我妻武则天免TXT > 第407章 臣要弹劾裴行俭(第2页)

第407章 臣要弹劾裴行俭(第2页)

谁知,每次去评理,裴行俭都敷衍了事,并不理会,连礼物都不收。

后来他们一打听,才知道弩失毕部中,出来一个厉害人物,名叫阿史那遮匐。

此人是突厥王族出身,担任哥舒阙部酋长,精于骑射,曾一箭双雕,受其他四部酋长敬服。

若非大唐不允许,早被突厥人推为可汗了。

阿史那遮匐不仅在突厥人中很有声望,他还很会做人,对大唐非常恭顺,自改李姓,改名为李遮匐。

西突厥之地,如今被大唐划分为蒙池都督府,下辖十一州,由安西都护府管辖,都督由裴行俭兼任。

西突厥与昭武九国不同,他们是在打了败仗后,才被划分州县,需要每年向大唐上供一定的牛羊牲畜,当做赋税。

还要提供五千名士兵,在安西都护府服役。

李遮匐在这方面,从不打折扣,每年牛羊一只不少,士兵一个不缺。

而且他还经常前往安西都护府,与裴行俭喝酒狩猎,据说两人相互钦佩,私交极佳。

三国得知裴行俭与李遮匐的关系后,只好派遣使节,趁着岁末来长安的时候活动。

这些使节带足金银,在长安四处拜访大唐高官,控诉此事,希望他们能向天可汗进言,约束突厥人。

当时也有一些官员拿了钱,向皇帝上了奏,只可惜奏疏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裴行俭受皇帝信赖,在大唐朝廷内的地位很高,那些收钱的都是中级官员,不敢过于得罪他,见上奏无用,不敢再深究。

两省六部九卿的高官,也不愿因为小事与裴行俭产生嫌隙,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但时间久了,这些朝中高官,还是对裴行俭的行为,暗生不满,只是强行压制罢了。

上官仪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发生这种事,他心中的不满立即爆发,决定趁着今日朔望朝,向皇帝尽述此事。

徐孝德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是为穆国的事不满,当即问道:“上官老弟,你待会不会是打算向圣人上奏,弹劾裴行俭?”

上官仪沉声道:“此时再不上奏弹劾,只怕突厥人会成为心腹大患,我既兼任御史大夫的职责,当然要弹劾他!”

徐孝德压低声音,道:“上官老弟,老夫总觉得这事不太对劲,你还是莫要冲动为好。”

上官仪皱眉道:“哪里不对劲?”

徐孝德道:“我儿徐齐聃你应该也知道,他调回长安前,就是在安西任职,根据他的观察,裴行俭绝不是无能之人。”

上官仪沉声道:“我知道他的能耐,但有能力之人,往往恃才傲物,自以为是,更容易犯下大错!”

徐孝德又道:“崔知辩这个人,你应该听说过吧。”

上官仪扬了扬眉,道:“他是安西副都护,我自然听过,据说此人治理庭州时,颇有善政,这才被陛下提拔。”

徐孝德道:“根据我儿的说法,崔知辩是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而且曾弹劾过裴行俭,两人关系并不好。”

“可这几年来,崔知辩从未因此事检举裴行俭,你不觉得奇怪吗?”

上官仪哼了一声,道:“也许他也被突厥人收买了,也未可知。”

徐孝德左右看了一眼,低声道:“我再告诉你一个消息,你莫要告诉别人。”

上官仪点了点头。

徐孝德低声道:“陛下曾派高有道前往安西都护府,暗中调查安西情况,当时高有道回来后没多久,裴行俭就秘密回了长安一趟,没待几日便走了。”

上官仪心中一惊,他也知道裴行俭曾悄悄回过一次长安,只是不知原因。

结合高有道的情况,不难分析出,高有道已经将裴行俭的情况告诉皇帝,皇帝下旨召裴行俭回京解释此事。

可既然皇帝知道此事,裴行俭怎么还敢纵容突厥人,养虎为患呢?

难道此事真的有什么隐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