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柬之道:“正是。
白马商社的产业全部被充公,我去查过,这些产业还在。
用白马商社的底子,重起炉灶,建立一座官营石炭商社,应该并不困难。”
李义府沉吟片刻,点头道:“若是这样的话,此事倒有几分可行性。”
张柬之接着道:“官营石炭,可将其优先供应给皇宫和各大衙署,有了这些需求,官营商社便能迅速发展,朝廷就有了一笔收入。”
李义府道:“法子是没错,不过那些商人肯定还是会不满。”
原本朝廷需要石炭时,都是找各大石炭商社采购,如今朝廷自产自用,相当于抢夺这些商人的市场,他们当然会不满。
张柬之道:“商人逐利,欲壑难填,据说河东一些石炭商社,已经相互联合起来,共同抬高石炭价格。
建立官营商社制约他们,也许更好。”
李义府听到此处,道:“既是如此,我可以支持你。
不过仅凭石炭商社,只怕不够。”
张柬之伸出两根手指,道:“我还想再建立两座官营商社。”
“哪两座?”
张柬之低声与他说了。
李义府听了后,吃了一惊,道:“你想经营马和军械?”
“是的。”
“不行,这绝对不行!”
李义府连连反对。
张柬之又细细解释了一阵,随着他不断解释,李义府的表情慢慢从抵制,变成了狐疑。
过了良久,他感叹道:“柬之,你说服我容易,可陛下那一关,只怕不太好过。”
张柬之道:“国库增收,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做,总比提高民间赋税要好吧。”
李义府叹道:“那倒也是。
罢了,无论陛下答不答应,咱们去试一试吧,就算陛下不同意,总算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也不会责怪你。”
两人当即出了户部,一起朝着甘露殿而去。
来到甘露门外,通传一声,过了良久,有内侍回报,说皇帝召他们去临湖殿觐见。
两人一路来到临湖殿,向李治见礼。
李治刚刚睡醒没一会,脑袋还有些昏沉,抬手道:“不必多礼,两位爱卿何事觐见?”
张柬之道:“陛下,臣想到几个增加国库收入的法子,特来向陛下奏报。”
李治听到“增加国库收入”
几个字,精神为之一振,道:“说来听听。”
张柬之便将官营石炭的情况跟李治说了。
李治听完后,不由愣住了,张柬之这个办法,不就是发展国营企业吗?
而且他还懂得利用白马商社来作为起点,这不仅仅是提出构想,连实施的方法也想好了。
李义府见李治神情有异,还以为皇帝不喜,忙道:“陛下,国库增收不易,张侍郎也只是提出一个构想,确实有与民争利之嫌……”
李治一抬手,道:“不,朕以为这个想法很好,可以尝试。”
张柬之和李义府都愣了一下,没想到皇帝竟如此支持。
李治大手一挥,道:“还有什么别的法子,一并说出来。”
张柬之大受鼓舞,说道:“陛下,臣以为还可以由国家设立商社,经营马匹和军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