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前,薛明珠都会去大觉寺一趟,为家人祈福。
今年虽然很忙,但她特意抽出空来去大觉寺。如今李旺过来,家里便多了一个赶车的人,加上姜瑾辰也大了,总不好再三个人一起挤在车里。
前几日,薛明珠特意提前租了一辆马车,一共准备了两辆车去大觉寺。
哪里知道临要出门,姜瑾辰却一时兴起,决定骑马跟着。薛明珠也懒得管他,便与姜梨一人乘坐一辆马车往大觉寺去。
临到过年,又是大觉寺梅花开的正好的时候,一路上都是前往寺里赏梅的游人。
难得有这样闲暇时刻,薛明珠也不着急,慢慢的一路带着儿女走走停停往山里去。
走了一个多时辰,便到了通往大觉寺最险也是风景最好的地方。姜梨让李旺赶着马车上前,两辆马车擦身而过时,她隔着窗对母亲道:“阿娘,李旺身手好一些,让他在前面开道。”
薛明珠也没作他想,只是嘱咐道:“前面路就窄了,也不要图快,走慢些。”
姜梨答应一声,李旺已经赶车超上前去。
又走了一段,前面只能容一辆车通行,虽然路的一边围着栅栏,但那栅栏只有半人高,旁边虽然不是悬崖峭壁,但一路陡坡下去,若是马车冲出栅栏,估计也绝无活路。
但一到这里,便已经算是进入大觉寺。空气里已经有沁人心脾的冷香,薛明珠深深吸了口气,笑容越发柔和,“当初与晏夫人在大觉寺的缘分,没想到却成了皎皎的姻缘。皎皎能嫁给晏行,我这心里也算是放下了。”
夷姑抿唇笑:“那是姑娘的福气,也是聪慧,当初执意与林公子退了婚。”
说起林祎,薛明珠默了默,“听说姜瑶掉到河里落了胎,原本想着她好歹也是林祎的表妹,没想到嫁过去林家对她可也一般。”
“这叫因果循环。”夷姑叹道:“当初若是姑娘没能识破林氏的奸计,说不定嫁到林家的便是姑娘,还不知被林家怎么折磨。”
薛明珠想想都有些后怕,她紧了紧衣领,透过车窗望出去,只见路上都是人,但多半都是朝山上去的。
“这样多的人,幸好提前让夏缃去定了客房,要不然这一路上去,只怕都住不下了。”夷姑感叹道。
这么多女眷出门,大家风尘仆仆一路,自然是要找间客房修整一番,如今这样多的人前去上香赏梅,只怕客房根本不够。夷姑已经提前两天便让夏缃先去了大觉寺。
薛明珠笑笑,隔着窗朝身后的儿子道:“辰儿,你骑马注意这些,实在太挤,便下马到我车上来。”
“不用,阿娘!”自从去了青山书院,姜瑾辰还很少有这样骑马赏景的机会。少年身姿挺拔地坐在马背上,手里攥着缰绳,神采奕奕“这路虽挤,我慢些骑便是,跟在马车旁,你们也能随时看着我。”
坐在马车里哪里有骑马视线好,姜瑾辰可不想在车里闷着。
薛明珠便不再管他,只是边喝着夷姑递上的茶边看窗外的景致。
走到上坡路段时,前面突然堵了起来半天也挪不动路。
姜梨探出头,只见前方人群攒动,隐约能听见争执声,一群人正好堵在窄窄的上坡路中央,把往来的路都封死了。
“这可怎么好?”锦儿在一旁急得跺脚,叫住一位步行下山的青衫娘子,“娘子可知前面为何堵着?何时才能通啊?”
那娘子停住道:“像是两家游人为着什么事吵起来了,还推搡着摔了东西,估计一时半会通不了呢!”
姜梨眉峰微蹙,目光扫过四周。这路段本就窄,一侧是陡坡,一侧是山壁,若是长时间堵着,难免生出事端。
正思忖着,李旺已翻身下车,拱手道:“姑娘,我去前面看看情况,若实在通不了,便寻条侧路绕过去。”
薛明珠也掀开车帘,叮嘱道:“路上小心,若有不对劲,先回来再说。”
李旺应着,拨开人群往前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