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翠山不记得自己了!
虬髯大汉摸了摸满脸胡子说道:
“毕竟过去了八年之久,先生不记得我也实属正常,倒是这么多年过去,先生的容貌却一点变化都没有!”
随即在虬髯大汉的解释下,张翠山这才恍然大悟,记起了对方是谁。
八年前,他乘坐木筏返回中原时,遇到了元军正在袭击一艘商船,于是便出手相救,搭乘了对方的海船,才得以顺利返回中原。
而当时在船上,便有一个少年负责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年的少年,如今却成了眼前这个虬髯大汉。
更没想到的是,对方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常遇春。
而那商船老大自称“周袁”,想来便是袁州的义军首领周子旺了。
“多谢先生的救命之恩,遇春感激不尽!”
张翠山惭愧道:“常兄弟不必谢我,张某终是来晚了一步,没能救得了周王公子!”
常遇春因带着周王子女一路逃亡,再加上后面被元军追杀,肩头中箭,能将张翠山拉上船来,已是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力竭之后,整个人便晕了过去,不省人事。
此时才得知了小主公的死讯,顿时抱着对方的尸体,悲恸大哭。
而常遇春的哭声,也惊醒了一旁的少女,见到哥哥的尸体后,也是哇得一声,哭了出来。
张翠山一时无言,来到那少女身边,直到对方哭累了,倒在他的怀里睡去。
常遇春此刻也从悲伤中走了出来,看了眼张翠山怀里的少女,这才猛然想起,自己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还未请教先生如何称呼?”
“在下姓张,上翠下山,乃武当弟子!”
张翠山气质温文儒雅,说话时给人的感觉如沐春风一般。
常遇春听到他的名字,脸色登时一变,带着几分惊喜道:
“莫非先生就是武当派的张五侠?”
“正是在下!”
张翠山还不忘介绍了一番大侄子:
“这位是我大师兄宋远桥的独生爱子,宋青书!”
常遇春想要拱手抱拳,但奈何左肩中箭,手臂刚一抬起,便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青书,帮常兄弟包扎一下伤口吧!”
张翠山不想惊醒了怀里的少女,便对宋青书喊道。
宋青书来到常遇春身边,帮他取出箭矢,又十分利索的敷好金疮药,包扎了伤口。
常遇春倒也硬气,全程一声不吭,竟是全凭意志忍耐了下来。
宋青书看在眼里,心下佩服不已。
而常遇春知道张翠山与本教的教主乃是结义兄弟,虽是正派弟子,却值得信任,于是便把袁州的情况告诉了对方……
“不知常兄弟今后有何打算?”
张翠山故作缅怀的叹了口气,随即问道。
常遇春虎目含泪道:
“自然是回归明教,想办法替主公他们报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