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患的是三日疟,不及恶疟凶险,请娘娘稍稍宽心。”
黄太医虽然说着安慰的话,脸色也是凝重的:“为防疟症蔓延,请娘娘尽早下令封宫。娘娘也应保重自身,避居别宫。”
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她不是寻常的母亲,她是六宫的主人,若她也被传染,紫禁城就要乱了。
绍桢郑重道:“本宫将太子托付给你了!”
黄太医深深磕头。
绍桢转头看向如丧考妣的一群宫人,严厉道:“务必尽心伺候。太子活,你们才能活,太子若有差池,你们一个也逃不了。若有不敢伺候的,现下便说出来,我给你们个痛快。”
众人噤若寒蝉,齐声应是。
绍桢硬下心肠,抛弃啼哭不已的宝哥,带着身边的侍从避去乾清宫,安排幸姐去南内奉宸宫暂住,敷衍应付了被惊动的太皇太后,马不停蹄命人封锁紫禁城,下旨令各宫减少走动,严禁任何人进出宫城,并大范围焚烧艾叶,给各宫分发防疫的汤药、香料,终于腾出手来查宝哥染疫的源头。
疟疾因瘴气而起,可宝哥一直待在乾清宫,身边从人也是精挑细选养尊处优,怎么就染上这么危险的病症。
只有一个变数,受叶家指使,顶替她进宫的鲍五娘。
她反应过来也晚了。宫正司的人惶恐不安地来请罪,说昨晚才发现鲍五娘也开始打摆子,她自己却是一问三不知,反而癫狂万状地嘶喊,是叶家兄妹害了她。
绍桢听着恨不得掀翻桌子。
鲍五娘可能没有说谎,叶家人兴许原本便打着让她死于疟疾的想法,不仅皇帝回来只能看见一具尸体,和她日夜相处的宝哥也会染上疟疾夭折,疟疾在紫禁城中蔓延开来,大批宫人死亡,宫中秩序混乱,疫情定然蔓延宫外,到时京城一乱,叶家就能帮着晋王浑水摸鱼。
一箭双雕,多处受益啊,不仅叶雍淳达到目的,叶氏也能千百倍报复于她。
皮肉之痛算什么,眼睁睁看着孩子夭亡,这才是锥心之痛。
绍桢悔恨不已,她应该在朱翊显坠楼后便一并除掉叶氏的,斩草不除根,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心中在滴血,她冷静了片刻,寻了几个最近染疫的小宫女,许以重利,安排他们去昌平行宫,在朱翊显身边近身伺候。
特意吩咐,不必对大皇子宫里的那个奇怪人彘隐瞒消息。
除了昌平行宫,她还特意安排了几个染疫的宫人去慈宁宫伺候,以此为由封锁了慈宁宫,只拨了个混日子的不入流太医去看诊。
她和太皇太后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不是这个拎不清的老虔婆助叶氏假死出宫,又怎么会惹出这么大的祸事,既然如此,那就让这老太太自食恶果吧。
除这两处外,其余地方的防疫措施做得到位,幸姐那边安然无恙,宝哥的从人中虽然有不少人染疫,但紫禁城中总体染疫之人不多,京城外可能是因为叶家早已下手的缘故,渐渐起了疫情。
绍桢一边日夜悬心着小儿子,一边安排大臣处理京城防疫事宜,正是焦头烂额之际,再次收到陕西来的消息。
晋王虽平,蒙古趁火打劫,悍然进犯,连夺九座城池,直逼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