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百度 > 第254节(第3页)

第254节(第3页)

有了具体数据,才开办的机械厂就开始生产第一台样机。

工人们连夜加班加点的赶制这个大机械。

当收割机在试验田里面收割了长出来的杂草之后,获得了一阵欢呼的声音。

声音可比往日里都要大。

其他一些科研成果,离大家都太遥远了,但是这个收割机,对于建设兵团来说,太实用了。

可以节省太多的劳动力。

这要是有更多的这样的机器,能多开多少田地啊。

就算干的活不如人工细致,可是这也将就着能用。

试验成功,秦教授他们自然是信心十足,并且告诉领导们,收割机只是其中一种罢了。有了收割机,证明这个设计是没问题的。到时候还能搞播种机之类的。只需要改程序就行了。

这可让姜越山也十分欢喜。觉得这又是一个开年的开门红。

唯一让他头疼的是,成本太高了。

他原本还想着,如果能够量产,光是这个,就能造福许多地区了。可现在发现,这个暂时是没办法推广的。

一来是对地形因素要求很高,二来就是成本。

另外就是操作门槛高。

这几点因素限制,绝大多数的农村是没办法使用的。只有一些大型的农场可以用上。

即便如此,姜越山也认为,这是好东西。暂时不能推广,可也能多生产几台,支援边疆建设。另外,这实验成果也可以往上面报,争取多得到一些支持。

就在边疆忙忙碌碌中,第三批人即将来到这里。

边疆军区热热闹闹建设边疆的行为,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申请提交上去,看到要的是高级知识分子,就给批了。

毕竟边疆这个地方确实需要建设。这里环境也确实艰苦。同样是给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安排地方劳动学习,安排到边疆就很合适。

实验三区也在建设当中。

知道这个消息,最高兴的自然还是实验区里面这些教授。

他们想着,如果有老朋友出事了,要是有机会来这里,那可真是太好了。

……

小八角生产队里,柴队长去了山里,将在山里养猪场的两个人领了下来,让他们收拾东西,跟着人离开。

这两个被领下来的人,都是省里大学的教授。

据说是有海外背景的。被学生举报的。一个数学挺厉害的,一个是外语厉害。

反正和他们不同。

柴队长不允许队里人和他们接触,怕被影响。这些知识分子肯定比泥腿子聪明,很容易影响到队里的社员。

所以这两人被调走了,他可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两人倒是没什么表情。来了这里,在山里养猪开始,他们就没什么想法了。

只是每天偷偷的在地上写着公式,写着自己熟悉的文字,才能让自己记忆不至于模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